此幅名画为宋人钱选所作。首先,我们从作者老钱谈起。此人出生于1239年,死于1299年,享年60岁。在宋末元初的时候,该同志曾经与赵孟頫是同乡且齐名,并称吴兴八俊。不过此人性格古怪,恃才自傲,目中无人。其好酒贪杯,尤为过分。据称无酒不画,不醉不画,烂醉亦不画,惟醺醺然而得心应手,一旦画成立马被人取走,却不计较。然而,此人在政治上极反动,其文人画尤倡“士气”之说。南宋灭亡之后,公然拒绝仕元,属于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幸好,当时的忽必烈政权对这些臭老九还算宽容,否则,打成右派或者现行反革命,死有余辜。钱选与赵孟頫同志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是思想觉悟却迥然不同。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高清大图)
《贵妃上马图》是钱选的人物画代表作之一,也属于历史风俗画,所选题材家喻户晓。除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发生在开元天宝年间那对老夫少妻的爱情故事流传之广,绝对不亚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梅开二度。
此长卷描绘的是唐玄宗与贵妃带领简从准备出游狩猎的情景。玄宗骑着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侍女、侍卫相协助。图中共有十四个人物,大大小小排列开来,神态动作不尽相同,杨贵妃上马的动作处于画面中心,她的姿态有些不堪甚至窘迫,待在一旁的唐玄宗看在眼里含情脉脉,似乎在提醒着她当心。随从们也都跟着主子转头观注着贵妃上马的情景,此时一切安静无声,甚至连马也被控制得垂首噤声。只见贵妃在两侍女的扶持下仍显得吃力,另外一边有一男随从使劲地拉着马鞍,以防因贵妃的丰腴和不得要领的上马法而使鞍鞯滑落。由此可见,当时杨贵妃在世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之高,可以说是仅次于唐玄宗。
这一组安静而富动感的人物动态情状是全画的焦点,从人物的表情到动作刻画都十分精湛,把顾恺之提倡的“以形写神”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描绘富贵端庄,尽显身份。 也正是画家诠释杨贵妃受宠的娇态所在。与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所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贵妃的这一新承恩泽,使得君王从此不早朝,也使得大唐国势由盛转衰,更使得“安史之乱”席卷半壁江山。所以钱选在画完这幅历史故事图画后,也有所慨叹地在卷末题下诗句:“玉勒雕鞍宠太真,年年秋后幸华清;开元四十万匹马,何事骑骡蜀道行。”钱选这借古讽今的意喻,其实也正是他的质问:何以大宋会亡于文化低落的元蒙?在怀古回首的欷亩里,画家提供了一片值得深思的空间。钱选的画简单生动,没有任何舞台景深的素朴背景,有着唐人绘画的风格,这和唐人张萱的《捣练图》同,只着重在人物的姿情上,于简单素朴的背景中叙述着动人的故事。
唐代以前,未出现仕女画这一典型题材,最早的以女性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作品要属东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以后,许多描绘女性真实生活的作品开始出现,当时的张萱、周昉笔下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并且,唐代美人众多,女性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描绘女皇帝武则天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在 《杨贵妃上马图》 这幅作品里,我们可以确定主题为唐玄宗与贵妃外出郊游,并对其所表达的意义,历史的、社会习俗的表达方式与形式演变风格,做浅显的观察描述。当时皇帝唐玄宗沉溺于美色,间接加剧了朝廷内外动荡不安的局面,无论处于何种时代,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牵扯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同一主题的作品,如 《虢国夫人游春图》 《明妃出塞图》 《簪花仕女图》 等,画面中蕴藏着与其相关的故事、寓言等文学知识,特殊主题和理念,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