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三八妇女节,单位组织了女职工座谈会,会上有个同事的发言给我特别深的印象,她说现在这阶段就是要在不同的角色中做好自己,在家做父母的好女儿,做丈夫的好妻子,做儿子的好妈妈,在单位做个好员工。一瞬间我想到了爸妈。。。。。
始终是孩子
上上周爸妈因为办事在我这待了两天,即使春节假期刚过,团圆的喜悦也是无以言表的。由于从小住校的原因,养成了我独立的个性,这几年在外面也习惯了。可是今年之后想家的感觉确是日益倍增,时常跟楠姐说好羡慕你每天可以回家吃家里的饭,可以和家人共处。
周五因为舟车劳顿吃过饭早早就休息了,周六一早我还迷糊着,就听见有稀稀疏疏的声音,我一睁眼看见妈妈正在穿衣服,我跟妈说还早呢,再睡会儿吧。妈不肯,我又劝了几句,妈妈才又重新躺下。没过多久,爸爸就在叫妈妈,说赶紧起来给姑娘做饭。我说不用啊,咱一会去楼下吃点就行。爸说,你老在外面吃,我们来了就不用了,你妈做吧。说话中妈妈就起身往外走了,看着妈妈的背影,紧接着听着厨房锅碗瓢盆的响声,我说好幸福啊。爸说,不管你多大,在爸妈心里你永远是小孩子。是啊,在外我是女汉子,可是在他们眼里我永远是个时刻需要照顾的孩子。
这两天,爸妈在家就没闲着,不是在干这个就是在忙那个。爸爸给我收拾我的杂物,把东西重新码齐规整,妈妈把厨房里里外外又给我重新打扫了一遍,其实我知道他们要来已经好好收拾过了,但是在他们眼里还是不过关,又忙忙活活做一次,就这样小小的家愣是让他们给弄出焕然一新的感觉。短暂的两天,跟爸妈一起逛市场,吃着妈妈做的饭菜,和爸爸一起拿快递一起拆,一起逛街,特别开心。
默默的守护
之前提议过让爸妈跟我一起生活,爸妈说还不是时候,等我结婚生子再说。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还能干,不能从现在开始就依靠孩子们,所以还在努力。他们一方面是不想给孩子们造成负担,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尚且有能力为孩子再多做一些。就这次上来,特意买的周五下午的票,周一回去的,就是因为怕影响我上班。我想等我结婚生子之后可能他们悬着的心才会放下吧,到时候就是时候了。
之前网上有个挺火的问题,说:“你觉得什么时候最没有安全感?”最高评论的答案是:“其实并不是知道,留不住的那个人会离开;而是,想到有一天,爸爸妈妈终会变老,那个让你觉得最踏实的港湾却再也没有了。”是的,我们最需要的是那个最踏实的港湾。
最近停火的一个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一期中嘉宾高亚麟的一句话,让人泪奔。他对焦俊艳说,“父母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睹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在时,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父母离去,才知人生短暂。”
刚开始焦俊艳一脸不解,高亚麟解释道,父母的存在,就好像一睹墙一样挡住了孩子和死神之间的道路。正因为有了这堵墙,年轻人才不会操心结婚生子、老了以后有没有人陪伴这些杂事,因为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但事实一旦父母离开了,我们将会直面死神,一眼望到尽头,才知人生的短暂。你今年30岁,你不会琢磨,你60岁你都不会想,因为你老会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同时直面死神的父母们因为看到了死神,所以会非常焦心,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没了自己的保护,该如何生存在世界上。
后来通过公众号文章我知道,原来《百年孤独》里的有这个的原话,大概是: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否则死亡于你,是抽象的。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我们的父母都爱唠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人生开始直面“死神”。潜意识会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很多事情放心不下,而最放不下的就是子女的人生,所以在用唠叨的方式时刻提醒着。父母是什么,父母之于我们就是如此,处处在为我们考虑,时刻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爱着我们,守护着我们。
只愿天下的父母都可以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