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亲自带宝宝的妈妈都知道,带娃可以说是一场“十万个为什么”的大考验,尤其是宝宝在小月龄、不太会自我表达的时候。
虽然我们用理论武装了自己,可是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时候,我们还是手足无措。
尤其是性格比较纠结的妈妈,有时候真的很容易跟自己、跟娃死磕到底。
这两天,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型的调查,问了一些周围的妈咪,他们在育儿过程中最纠结的几个点是什么?
后来发现,娃哭了要不要抱、要不要让娃自己睡、宝宝喂奶是按时还是按需、夏天到底适合不适合断奶、宝宝刷牙要不要用牙膏、趴着睡到底要不要管……这几个问题,是我周围的妈咪们纠结得最多的。
我捋起袖子,查了一些资料,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今天就把这几个问题都来说一说。
一、娃哭了要不要马上抱?看情况!
瓜瓜出生后,我产后情绪比较紧张、激素失调,钻了牛角尖,加上家里老人一直跟我说,于是也非常“残忍”地对待瓜瓜:瓜瓜哭的时候不轻易抱他。我担心,一哭就抱,瓜瓜会形成“抱癖”,产生“想要抱抱,我就哭闹”的错觉。
但很快,我意识到了自己不该这样做,尤其六个月前孩子是抱不坏的。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哭了,我们可以不抱,但一定要有回应;其次,哭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时候并不一定是孩子需要抱抱,我们要结合实战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及时回应,但回应≠满足
对于孩子来说,与照料者之间的互动和特殊的情感联结,是他们最初的人际关系模板。只有我们在宝宝小时候给他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他长大才会相信世界、信任他人,自己也成长为一个可靠的孩子。
这种信任关系的来源,就来自于婴儿0-18个月时,宝宝和照料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婴儿的需求,并及时回应这种需求,且在行为上保持一致,这种信任才会建立起来。
所以,宝宝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应,不要无动于衷、任其哭闹,甚至关小黑屋(我小时候就被关过,后来成了我的心理阴影)。
不过,回应与满足还是有区别的,满足孩子到什么程度,就是“惯坏”和不“惯坏”的区别了。
满足要视情况而定
还是以宝宝哭闹,我们到底要不要抱他为例。
如果孩子月龄还很小,或者他在生病中,那么我们应该及时抱起,在语言、肢体上进行安慰。
对于大一些的宝贝哭闹,我们的反应可以不用那么急迫(比如立刻抱起来),但是我们应该要有语言上的回应(宝贝是不是饿啦,想不想吃东西呀,等妈妈一下,马上就过来)。
帮小朋友解决他的需求,有时候需求解决了,小朋友就会停止哭闹。
如果找不到哭闹的原因,或者实在无法满足,小家伙就是持续哭闹、不停耍性子怎么办?通常这个时候,我首先会保持自己的冷静,尽量不因为小朋友的大哭大闹而自乱阵脚,一边试试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或者在旁边静静地陪伴他一会,给他擦擦小脸,等他哭够了,脾气发完了,再抱抱他,给他讲道理。
二、要不要让娃自己睡?3岁以后较合理!
这里说的独睡,不仅指分床,还指分房。我有一个朋友,孩子一出生就让他自己一个人睡了(人在加拿大),这让我惊呆了,因为这事放在瓜瓜身上实在难以做到(他至今还喜欢拉着我的头发入睡,半夜醒了我不在旁边,就会哼哼唧唧不开心)。
为了了解国外对于孩子独睡的态度,我特地跟Cindy聊了聊这个问题,没想到身在意大利的Cindy也一肚子苦水要倒:“当时纠结很多,现在他还是跟我们一起睡,我担心他以后不肯自己睡。”
Cindy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西方国家一直提倡孩子的独睡,是有多方面考量的。
独睡有利于培养独立性
一方面,独睡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建立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勇气,避免小朋友(尤其是男孩子)的依赖情绪、恋母情结的产生。
另一方面,和父母睡在一起,宝宝会吸入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孩子睡眠质量的提高。
不过,独睡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无人看管,孩子掉下床了,头卡在柱子中间等等,过早的独睡,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抑郁症、自闭症。
3岁后让孩子独睡是较合适的
尽管独睡的好处多多,一般专家学者还是建议,3岁后让孩子独睡是比较合适的。因为,3岁左右的孩子相对比较好沟通;此外,孩子将迎来自己第一个反抗期,如果不给宝宝以独立的空间,孩子一辈子都会对母亲产生依赖,很难独立。
鼓励独睡两步走
01常常鼓励宝宝。
3岁左右的宝宝能够接受道理了,我们可以给他讲讲勇敢人物的小故事,激发宝宝的独立意识,主动做勇敢的宝宝。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们要给予积极地鼓励,告诉他:“你好棒!像个大孩子了!”
02先分床、后分房。
在鼓励宝宝独睡的过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比如现在宝宝还是和大人一起睡的,那么我们可以让他在大床上入睡,再放到小床上,第二天醒来以后,告诉他昨晚自己睡了小床,特别勇敢、特别棒;
等宝宝适应了小床独睡后,我们再逐步过渡到分房睡。找一些玩具“陪伴”孩子,分房的时候,告诉宝宝:“夜里有事,可以随时喊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在外面哦。”让宝宝明白,分房睡是为了他更好地成长,并不是因为爸爸妈妈不再宠爱他了。
三、喂奶是按时还是按需?要把两者相结合。
其实,时间表真的是个参考,就拿喂奶这个事情来说吧,不管妈咪们按时喂养,还是按需喂养,都会遇到不少困惑。
比如按需喂养的妈咪会发现,小宝宝的饮食习惯不是很规律,一会吃的多,一会吃的少,因为随时想吃就有,所以喝奶的习惯很“任性”,甚至会边吃边玩,或者叼着奶头却不喝奶;
但按时喂奶的妈咪又会发现,小宝贝根本不吃按时喂养这一套,到了点,他不肯吃了,或者索性睡着了;没到点,他嗷嗷叫着要吃。到底给不给呢?
其实,不管是按时还是按需,都有优缺点,比方说按需喂养的优点,就是宝宝勤吮吸,能够刺激妈妈泌乳;按时喂养的优点,就是宝宝能够养成比较规律的饮食习惯。
其实,针对0-3个月的孩子,我们应该按需喂养;等宝宝大一点了,从饮食,到睡眠等生活作息的节律慢慢开始建立起来以后,我们应该采用按时喂养和按需喂养结合的方式。
为了防止宝宝边吃边玩,喝奶习惯不好,我们可以每次给宝宝吃奶20分钟,20分钟以后,就不给吃了(对于宝宝来说,20分钟喂奶时间足够了)。要让孩子形成一个意识:20分钟不吃完、不吃饱,就得下一顿再吃了。
如果宝宝吃完一顿,间隔很近又要吃了,我们要注意分辨是不是真的饿了,如果真的饿了,就喂奶;如果上一顿吃的很饱,那隔一小会肯定不是饿了,我们就可以试试分散下小朋友的注意力,或者给他喂点水,稍晚一点再给他喝奶。
四、夏天到底能不能给宝宝断奶?最好是春秋两季!
什么季节断奶、夏天断奶好不好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不少麻麻纠结。
说实在,如果有的选择的话,尽量不要选择在炎热的夏天断奶。夏天断奶有一些不利的客观环境因素:
这个季节闷热、蚊虫肆虐,小朋友体内的水分流失比较多,容易出现腹泻、感冒、脱水等问题,还容易患上肠道传染疾病,比如细菌性痢疾等等(瓜瓜刚刚断奶的时候,有一次稍微受了点凉,就发了高烧)。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至少在糟糕的季节里,可以保护宝宝身体健健康康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春秋两季是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断奶”季。
有些麻麻要说了,我没有选择啊!工作繁忙、心理压力增加,奶水越来越少,眼看也撑不过这个夏天了。
其实,夏天断奶也没什么,说到底还是视乎宝宝的身体状况决定的。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逐渐用奶粉、辅食替换掉母乳,慢慢地让母乳撤出宝宝的生活。妈妈只要处理得当,宝宝完全可以顺利断奶,跟夏不夏天的也没什么大关系。
不过,如果宝宝生病、身体不适,最好暂时不要断奶哈。
五、宝宝刷牙要用牙膏不?有讲究!
当宝宝长出牙齿后,我们就应该给牙齿进行清洁了,但是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清洁方法,牙膏、牙刷如何挑选,也有讲究。
2岁以后用牙膏为宜
6个月左右
宝宝大约在6个月左右,会长出第一颗牙齿,这时我们可以用消毒纱布蘸适量的淡盐水,用纱布为宝宝清洁牙齿。
6个月-2岁
这个时期,宝宝会长出8-11颗牙,我们要在宝宝饭前、饭后和睡前,用婴幼儿专用牙刷蘸着淡盐水给宝宝刷牙,同时训练他刷牙。
2岁以上
2岁以后的宝宝,牙齿基本上全部长齐了,这时我们要为宝宝重新挑选牙刷,刷头要短、刷毛要软、避免刺激宝宝的牙龈,同时要教会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竖刷。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基本的沟通交流,我们可以在教导他们不吞咽牙膏的基础上,使用牙膏了。
含氟牙膏使用要谨慎
我们千万不要偷懒,给宝宝使用成年人的牙膏。成年人的牙膏里含氟量比较高,宝宝摄入过多的话,会影响骨骼的发育;儿童专用牙膏的含氟量相对低一些,只有成人牙膏的1/3,相对安全;另外,我们要等宝宝不再吞咽牙膏了以后,才能使用含氟牙膏。
六、趴着睡到底要不要管?好处多着呢!
关于趴着睡这件事,我在《看动图教宝宝学翻身!到底何时不翻身才要真正着急》里(点蓝色字可以查看)有写过一些,这里再重申一下:
对于自己没有翻身能力的小宝宝来说,趴着睡是肯定不好的,容易造成窒息;对于自己已经会翻身的孩子来说,如果我们夜间醒来发现宝贝趴着睡觉,大可不必把他反过来,让他自己管自己睡就行了。
具体来说,趴着睡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可以帮助腹部胀气的宝宝排气
会使宝宝比较有安全感,不易受惊吓
趴睡的宝宝头型和脸型通常会比较修长
有助于宝宝提高睡眠质量(国外有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宝宝,比仰天睡的宝宝睡眠质量更好,也更不容易醒)
有助于宝宝提高呼吸功能(婴儿趴睡的时候,肺部受到的挤压最轻,呼吸效率较高,能比仰睡时血红蛋白含量增加5%-10%。)
如果如果你也有好的育儿经,就快点分享给大家,投给“辣妈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