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第七章后半章。
如果是我的同龄人第一次读这本书,读到这里特别是是图二的文字大概会大吃一惊,勾起某些不美妙的回忆。文中说提到分析阅读的第三个规则是要弄清文章架构。怎弄清呢?有一定的公式,可以这样排列大纲:
(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Ⅹ,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
和我年龄相仿的人还记得吗?那些年学的所有课文都有个要死很多脑细胞的步骤: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有时还要分层。不就是上文的做法吗?现在的学生估计很少学文章时有这个步骤了。
文中说: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面。所以我严重怀疑现在很多孩子的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比重失调,与此有关,因为他们没明确学过,没有被训练过这样的思维啊。
文中提到:优秀写作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作品应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所谓文章的清楚明白,就是跟纲要的区隔是否清楚有关,所谓文章的前后一贯,就是能把不同的重点条理有序地排列出来。
做了个超级简单的导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