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时候,跟同学们聊天,天南海北的一通胡扯,说到了以后谈对象结婚的话题,我说,我觉得自己的适婚年龄应该在二十八岁左右……
时间真的匆匆而过,有时候路过临沂大学时候,远远看到一排排教学楼和宿舍,恍惚间,我脑海中甚至还能够看到一排排红白相间的建筑和现实重叠。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那些画面竟然出现在七年前。
而当初的玩笑话题,此时也已经降临到头顶,不过咫尺之遥。
不同的是,我未能完成二十八岁才结婚的计划。
伴郎
有一段时间里,我戏称自己是专业伴郎人员,那时候差不多是一五年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陆续结婚,我临危受命,被邀请作伴郎。
第一次当伴郎,还是家宝结婚的时候,好像是在一五年。明明不是我结婚,但是我却激动,激动到半夜三点才开始睡,期间一直在翻箱倒柜的找稍微正式一点的衣服、鞋子,但最后我傻眼,发现一件正装都没有。
一个小时后,五点多钟起床。
我双眼充满红血丝,但是稍微清醒点之后,又抑制不住血液里的小兴奋,因为接下来我要参与进一件幸福而又神圣的事情当中去,我觉得这是我的荣幸。
晨光微熹,天地之间寒气逼人,我坐在充满暖气的出租车里,在赶往家宝家的时候,正好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
万丈金芒迸发,映射出琉璃一般的澄净光束,我躲在玻璃窗后面眯着眼,心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么幸福?
第二次当伴郎是明龙结婚,我还是没有正装。不过因为举行的是中式婚礼,所以我完全不用担心一身尬装出现在众人面前。
红地毯,红椅子,红灯笼,红桌布……反正一切都是红的,像是大厅中燃烧着幸福之火,每个人脸上都红彤彤的。
有趣的是,前一年家宝结婚时,我和明龙是伴郎,下一年,明龙从伴郎二人组脱离出去,晋升为新郎,而我,不忘初心,依然是伴郎。
我站在高台的一角,看着一对新人举行庄严神圣的仪式,有些莫名的鼻酸。尤其是整个大厅中回荡着宏大动人的鼓声,长辈眼中带着泪花接过茶水的那一刻,我差一点就要哭出来。
当时我就心想,若是我结婚,最好还是不要举行中式婚礼,太庄严太煽情,我肯定当场哭成傻子,那样就不帅了。
再后来当伴郎,是我一个小堂哥结婚,只比我大一个多月而已,对象是从初中就开始暧昧的女同学,一路走到婚姻殿堂中。这样的例子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很多,但发生在我身边,只有这一例。
那时候我就觉得吧,爱情真是太伟大了,真的能够冲破一切阻隔,迎击一切困难,真的能够让人变的成熟和强大。
参加婚礼
时间翻回一七年,这一年我二十四岁。
不知道谁说的,本命年都不会顺遂,所以非常不适合结婚。如此,本来家中七大姑八大姨在询问今年能不能结婚的时候,我都会把本命年不能结婚当做借口,而这个借口最后产生的效果也是出奇的好,让我开心的合不拢嘴。
不知道是不是乐极生悲的缘故,或是好的不灵坏的灵,本命年这一年,我过的真是七上八下。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都不过是生活中常见的不甘和挣扎,不叫什么事,跟那些本命年生大病,破大财的人相比,我真的是太安稳了。
不过,若是从某些老传统的说法去解释的话,这些好像都是我连翻冲喜的结果。
每次高中同学聚会固定的人员,大侄李彦超,武子武玉强,八哥王瑞坤,蛋蛋邱广明,聪飞梦想刘聪,还有我。而在这一年里,除了我和刘聪之外,他们全部结婚。
这是什么概念?
很直观的一点就是,以前当初同学聚会,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喝酒抽烟拍桌子大声讲话,现在再聚会,就像是刺头掉刺一样,酒少喝尽量不喝,烟彻底不抽。
为什么?要么是为了要孩子,要么是为了还在腹中的孩子。
看着他们一个个拖家带口来参加聚会的场景,我忽然觉得置身在一出荒诞戏剧之中。
那时候我就想,我真的能够坚持到二十八岁才结婚吗?
不用家里的父母催,身边的同学就会语重心长的跟我说,该结婚的时候就结婚,别一年年的往后拖。当时我心中很想问,什么是该结婚的时候?
我知道,如果我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的话,得到的答案肯定差不多,我甚至都能够猜测他们一脸感同身受的表情,无非就是“我当初和你一样……”“我都是过来人了……”“人要活在现实之中……”
我身边的这帮家伙大部分都是“先上车后买票”,所以根本没有丝毫拖延结婚的余地,唯恐晚了几个月就不方便了,所以这一年,他们没有被父母催婚,而是被自己儿子/女儿催了。
催婚
我非常不想用中国式家长这个词,不仅有些无礼,更是透露着对某些旧观念习俗深深的无奈。
这两年我耳边听到别人家孩子结婚的频率越来越高,就好像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婚了,所以你也应该结婚一样。
性子急的人可能随口反驳一句凭什么?性子温和的人或许就默默点头,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些都是对抗家里催婚的方式,但是没过多久,这些英勇反抗的孩子就缴械投降。
他们败在了什么地方?
我觉得应该是喋喋不休的孝道。
父母的眼泪攻势以及爷爷奶奶日况愈下的身体状态,是两个重磅炸弹,大部分的勇士都倒在了这里,只有少部分勇士还能勉强不死。
在加上那些“含笑九原”“死也瞑目”的各种悚人词句,最后剩下的勇士也彻底被灭。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庭的父母都是如此,有的父母就很淡然,觉得缘分到了,一切自然来,幸福根本不是催来的,逼得越急反而适得其反。他们这些父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在意的根本是以后的生活幸不幸福。
不过,那些催婚父母的想法也并不是完全无礼,毕竟年龄越大,与之匹配的对象就越来越少,到时候都是挑的剩下的货色,岂不是委屈了自家孩子?
催婚人和被催婚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应该站在互相理解的角度上去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未婚人士是不渴望被爱的,也没有一个父母是希望儿女不婚无后。
若是还顾及彼此的感受,不妨相互后退一步,各自做出一些妥协式的改变,或者放弃等待主动寻找,或是放弃逼迫主动等待。
今年过年回家,我很不意外的又被催婚,当聊了一会之后,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知不觉间,父母的意愿已经被周围的人所影响,当一个个亲戚满脸关切和担忧的问“为什么还不结婚”时,我甚至能够想到父母当时尴尬的脸色。
有时我会举一些例子,比如有些人从学校出来之后都二十四五了,等到结婚二十六七都很正常,或者说早婚不如适婚,唯一两人真正觉得合适了,才应该结婚,否则婚后不和,对谁都不好……但这些,父母其实都明白,只是不想理解。
他们嘴上说着“我都懂”“我也不是不开明的家长”,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抗婚多久,但我希望当我愿意结婚的时候,只是纯粹的想要结婚。
至于当初二十八岁结婚的想法,现在基本不报任何希望。毕竟,每个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不一定纯粹是为了自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