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请从国学开始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毁掉孩子的不是手机,而是低质量的阅读》,什么是低质量的阅读?什么是高质量的阅读?结合我们的办学理念,阅读中,能给孩子带来“品质”和“能力”提升的书,落实读书明理,育德育才的办学理念,对待国学,应该精读,读过后能在灵魂中留下一道美丽的印记。
传统经典,是时间和历史沉淀下来智慧结晶。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和传承下来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的‘根’和‘魂’,丢了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是指导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南针。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曾说:“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源泉。“经典阅读”是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在阅读中成长,最近学习了一个词语“精准”,可否尝试一下“精准”阅读呢?周末,下午陪儿子一起来了书店,为了表面上给儿子做个榜样,就拿起了《大学 中庸》去看,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感受国学精妙,体味与灵魂的深度碰撞。
《大学》和《中庸》是国学经典的杰出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思想的大成之作。
书有所好,于个人修养来说,国学《中庸》,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 是一种不走极端、 沉稳不变的处世态度。 中庸要求人 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 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对中华民族的气质修养有着深远影响。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灵魂与智慧的结晶。
读书明理,请以国学为基,育德育才,请与国学为伍,多体会到先圣哲人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反思, 并进一步修正自己,获得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