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学习模式」与「世俗知识的学习模式」是成反向的。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与世俗理解的聪明与笨也是成反向的。
世俗知识接受得越多,越是难以学会儒、释、道;越是被世俗社会认为聪明的人,也越是难于学会儒、释、道。
「为道」与「为学」是两个相反的方向,《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但损,还要损之又损,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无为。
这种特点,在佛经中也有体现,佛经中,最搞脑子、最深奥的经,一定有《楞严经》。
《楞严经》是释迦摩尼佛给阿难尊者讲的经。阿难尊者在释迦摩尼佛的诸弟子中,用世俗的标准来看,是脑子最好使的,博闻强记,释迦摩尼佛讲的经,都由阿难尊者用脑子记下来的。今天我们到全球最顶尖的大学,都不可能找出一个不靠笔记,就能把老师讲的内容都记下来的学生。知道阿难尊者的脑子有多厉害了吧?
结果,佛给他讲的,也是最难理解的佛经。
心既不在内,也不在外,即使现在有了「重叠结构世界」的模型,有了虚拟现实技术,理解起来也非常的费劲,在当时的知识背景条件下,那是更加难以理解,结果,直接就把阿难尊者给弄懵了。
据说,阿难尊者在释迦摩尼佛所有得道的弟子中,属于比较晚才得道的。
也就是说,要真正学会儒、释、道,与世俗社会中的教育程度,人聪不聪明,是一种反向关系。
那么,应该如何学习儒、释、道呢?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
儒、释、道的世界,就好比是一座图书馆,但是,这座图书馆比较特殊,从外面看是没有门的。
这座图书馆,有很多地下通道,可以让人从各个地方进入。
也就是说,进入图书馆的人,在进入之前,没有看到过这座图书馆全貌,甚至也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情景,看到的,记忆中的,都是图书馆内部的情景。
按照世俗的知识学习模式,既然进入了图书馆,那就要博览群书。即使花一辈子时间也读不完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那也要尽可能的去读。
于是,不少人就开始了一本、一本读起了书。
当然,也有不爱读书的,就在图书馆里玩耍起来。就像现实中的图书馆一样,有认真读书的,有玩游戏的,也有读了几本书以后,就在图书馆里开起了讲座,给懒得自己读书的人,分享自己读过的书以及对书的理解。
其实,这座图书馆里的书,虽然内容、封面、作者各有不同,但是实质都是一样的,都在引导读者认识这座图书馆的全貌。
但是,进入这座图书馆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座图书馆的全貌,缺乏对这种全貌认识的经验,只能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去理解。
所以,越是这样按照已有的经验去理解,越是没法认识到这些书的真正内涵。
那么,正确的攻略是什么呢?
在这座外面没有门的图书馆顶上,有一扇很大的天窗,正确的攻略是,要在图书馆里,一层层往上走,走到这扇天窗跟前,然后,从这扇天窗爬出去,从外面去看这座图书馆的全貌。
在天窗外,会给每个爬出天窗的人安排一只「热气球」,让这个人能在「热气球」上,一点一点从更高的角度去俯视这座图书馆的全貌。
随着热气球升得越高,这个人所看到的图书馆全貌也越广、越全。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座图书馆中的人,如何才能走到这扇天窗前呢?
对于读书的人来说,要放下正在读的书,放不下这些书,永远走不到那扇天窗前。
对于玩耍的人来说,要停止玩耍,在图书馆里玩得开心,怎么也不可能走到那扇天窗前。
对于办讲座的来人来说,自己首先要走到那扇天窗前,要在天窗前办讲座,帮助更多的人来到天窗前,然后告诉人家,窗外有「热气球」在等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