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点距离,找点美

家以外的世界都很大

1、上的是课,散的是心

我很久没有出去过了,除了单位,家,大女儿学校,小女儿幼儿园,这是我一天之内所经的地方,来回相距大约在15公里左右。而我的生活范围也就这么大了!!!太局限了,还好有点看书的爱好,不然我真是井底之蛙会以为世界就这么大。

还好有点看书的爱好,我曾经穿越过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也曾拜读过世界上最优越的教育之路———芬兰教育。

周末带女儿去上课,路程正常距离是20分钟。到上课地点,有多条路线可供选择。这就是我喜欢的。因为我不喜欢重复走一条路,只要行得通,我肯定哪条路线都会尝试走一遍。

走过路过看过不同的风景,当然就会收获不同的心情,异样的感想。

行驶在路上,脑中突然有个以前的想法就被颠覆了。以前,总觉得孩子上课尽量减少路上的时间,余留一点时间给孩子休息。上课点控制在家门口附近。前后都是五分钟的路程,的确是方便,每次都是赶着点去上课,虽然很近,但是还总是迟到,自己都觉得不应该啊!可是下次依然如故。

距离近到底有没把时间节约下来呢?并没有。其实,越近越浪费时间。总觉得距离近才不紧着去上课,东一磨蹭西一磨蹭时间恍惚间就游走了。所以女儿要转上课地点时,我也就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说到上课,就不得不说说老师了。地点和老师都是家长该为孩子考虑的。两者兼顾更好,如果为了方便却没有优越的师资,那我宁可选择老师,穿梭于市井,只为孩子能学到真本事。而且沿途能看到不一样的人和景,这是我后来想到的。

2、曾几何时

假期带女儿到四院去检查眼睛,第一天,到医院就十一点了,当天的号挂完,我只好挂第二天的。难得出来,我就跟女儿说,妈妈带你到钟楼转一转。

结果车还坐反方向了,那就一错到底,从大差市上车竟然做到公园北路。然后坐车再原路返回,做着公交车看风景也别有一番滋味。

记得曾几何时,一个人坐车从始点到终点,从终点返回始点,一辆车又一辆车,领略城市的大街小景。

也曾几何时,几年间我跨越西安四个城区从北郊到南郊上班。途中的转车,途径的各条线路,均一一乘坐过。那时西安的地铁还没开通。最漫长的一次堵车是从钟楼堵车,到北门竟然用了一个小时。

也曾经,从单位坐车到南门下车,从南门一路步行走到北二环曾经的“家”。

那时逛街从不需特意,中途可逛的地方特多。5路公交车到小寨,当年赛格还没有开起来呢。205路到钟楼,鼓楼,那时逛的就是西大街的一路走过,百盛,银泰,开元。

自举家搬到南郊,钟楼的商场没有去逛过,这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或者说其他也没怎么逛过。

举家搬到南郊后,真的三点一线,丝毫不越轨迹半步。走不出去,因为家在;走不出去,因为孩子在等待;走不出去,因为你不是一个人;走不出去,因为你身兼数职———妻子、妈妈和员工。

有时心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实,家以外的地方都很大,走出家的围城就走出了异样的世界。

人的界限越来越多,但是心胸不可局限。心胸要宽广,视野要开阔,一个人才不会真正的被环境囿于“狭的笼”。眼界放开了,心胸怀有远方,即使走不出当下,人也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多年以后,在回顾当年的案情时,胡凯仍旧无法抹平心中的波动。 “人的一生像一条线段。”胡凯徐徐吐出空中...
    阿折阅读 4,661评论 0 12
  • 还在因为写的故事没人看而心灰意冷?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事儿不学则殆。写作和实体就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当你拥有一个...
    陈稳阅读 268评论 0 0
  • 性格决定命运,但是,怎样的性格决定了怎么样的命运,大家莫衷一是。是不是能言善辩,滔滔不绝的人天生就是演讲家;是不是...
    qintian琴天阅读 211评论 0 0
  • 今晚是亲子阅读的第一天,很担心落实不了,吃完晚饭7点送姐妹赶着去上美术课,九点回来到十一点都马不停蹄地洗刷,做家务...
    姐妹花Baby阅读 982评论 1 0
  • 从今天开始,专注自己的注意力,再通过刻意练习。 和我喜欢的人一起锻炼第39天啦!为了能和她见面,我要很努力提升自己
    雁过无痕有晴天阅读 1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