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流淌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引言
经济学是什么?听上去很高大上的样子,似乎只有经济学家、专业人士才与经济学有关系。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涉及到经济学现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环境中的局内人。家庭财富的投资决策、职业发展的方向选择、大宗消费的分析判断……,无不可以在了解国家经济基本面和经济发展规划中获得智慧和启发。
2022年1月,我用了12个小时读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时隔一年,又有幸接触到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的《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
这两本书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的诸多问题。尤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国家经济转型中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等课题均有深入地研究和务实地建议,特别适合没有经济学专业背景,希望理解中国发展,关心国家未来的读者阅读。
02 作者介绍
《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是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凝结。
赵燕菁,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双聘教授。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城市规划》杂志编委、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雄安新区规划专家评议组成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曾任厦门市规划局局长、厦门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赵燕菁不仅研究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对我国城市空间战略与政策曾产生显著影响,而且长期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本书即为其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03 内容梗概与结构
《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一共由五篇十五个章节组成,首先从城市和与城市最密切相关的“土地财政”入手,解释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突变”是怎么引发的;紧接着分析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转型,同时把转型问题拓展到全球视野中;然后又探讨中国在增长过程中的财富分配问题;最后扎入经济分析的底层土壤,提出了增长理论上的创见,将中国伟大的增长一般化为可以解释所有增长的理论。
结构开放,阅读体验友好。这本书是赵燕菁教授多年研究成果的凝结,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均来自作者历年发表的文章或写给有关部门的政策建议。每一篇都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和理论闭环,读者既可以从头到尾系统阅读,亦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随机阅读。为方便读者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讨论要点,书中每章开始都有导读,介绍该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观点开放,学术氛围极好。与我曾经阅读过的所有图书不同,这本书不仅仅呈现了作者的研究成果与观点,还在书本的注脚中保留了其他经济学家、教授和专业人士对书中观点的批注、点评及留言,甚至是不同的观点。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视角和多元化的思考空间。比如,作者认为“土地财政”是“有中国特色”的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针对这一观点,注脚中备注——周其仁对此表示不同意:“过了,香港来的,有变异,下结论偏早。”但笔者还是坚持这一判断,因为实践就摆在哪里。
通过类似的细节设计,我们仿佛走进了经济学大咖们学术交流的现场,看到他们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激发自己的思考。
04 精彩内容 一睹为快
拿到图书后,我一口气读完了《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第一篇的三个章节, 被赵燕菁教授对土地财政、城市化、土地金融和房地产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的独到见解震惊了。同时也对于土地政策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意义、当前土地政策改革的原因、可能的发展方向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收获......
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突变”是怎么引发的?如何看待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土地政策(注:其中包含房地产市场)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赵燕菁教授基于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提出了独特而系统的分析视角,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什么是城市?
虽然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中都会对城市进行了定义。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大抵不会去关心“什么是城市?”这样的问题。
因为城市是在我们出生前就存在,是我们的生活的空间,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存在。而且思考和研究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看到本书第一章的标题“什么是城市?”时,我本能是抗拒的,甚至想直接跳过这一章。
扫一眼引言后,我便放弃了最初的想法。因为本书关于城市的定义是理解全书逻辑,使读者和作者同频沟通的前提。
本章提出了一个关键的命题:城市是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集合。
我认为这一命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区别于农村)的核心是其拥有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此,我们大抵便可以从一个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公共服务的提供及持续提供的水平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生命力。微观层面来说,我们选择在哪个城市发展、投资、购房……也可以参考这样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风。
当然,本书的存在并非以上微观的目的,而是高屋建瓴地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在对城市进行定义后,作者进入了下一个命题。
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突变”是怎么引发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很多读者并不怎么感兴趣,如果换个角度,中国房价倍速增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房地产市场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或许就与我们大多数老百姓息息相关了。读完《大崛起》第一篇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可了然于心。
回到关于城市定义的命题:城市是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集合。城市化发展的引擎是一系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建设和保障,这就好比我们耳熟能祥的老话“要致富,先修路”。这里的路就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也是我们常常在财经新闻里听到的“基建”项目。
基础设施是公共产品和服务,只能由政府率先完成。然而历史数据显示,仅靠历史积累的国家财政收入,无法支持城市化发展的大规模公共产品与服务建设。书中列举了我国历史上修建长城、大运河等超级大工程的案例佐证了如上观点。以至于中国在四十年前的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近两百年来,西方国家靠武力掠夺解决了原始积累的问题,从而推动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国则因为土地财政创造信用经济解决了历史积累的问题,从而走出一条和平发展,大国崛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常化增长之路。
随着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城市股票上市”)和2003年土地招拍挂(即招标、拍卖、挂牌由卖方决定市场)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土地财政”不断完善。税收分成大减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迅速暴富。系列制度创新,“土地财政”不断完善。税收分成大减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迅速暴富。急剧膨胀的“土地财政”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原始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逐步还清欠账,甚至还有部分超前(高铁、机场、行政中心)。成百上千的城市,日新月异地崛起。无论是城市化速度还是城市化规模,都超过了改革之初最大胆的想象。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观察,这样的高速增长,只能用惊叹来描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逐步还清欠账,甚至还有部分超前(高铁、机场、行政中心)。成百上千的城市,日新月异地崛起。无论是城市化速度还是城市化规模,都超过了改革之初最大胆的想象。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观察,这样的高速增长,只能用惊叹来描述。
如上述原文观点,一系列制度创新,“土地财政”不断完善。税收分成大减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迅速暴富。急剧膨胀的“土地财政”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原始资本。发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航母!
因此,在过去十几年里,土地(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锚”,也正因为如此,在国家GDP高速增长的几十年里,股指没有同步增长,房市却创造了倍数级增长的惊人数据。
如果您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二十年前将自己的第一笔财富投入到中国房市,您应该已经乘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跻身中产阶层。如果您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10年前聚合全家几代人之力,在一二线城市购入房产,您也挤上了财富积累的快车道。这就是正确定位经济“锚”的魅力。
然而,中国楼市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还会持续吗?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后,未来的经济之“锚”或将转移到什么地方呢?
在分析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如何把“危机”变成独特的机会等课题中,赵又菁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因为篇幅关系,本文摘录赵教授关于土地财政改革的策略建议如下。
正确的改革策略应当是:积小改为大改。把巨大的利益调整,分解到数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要使每一次改革的对象只占整个社会成员的很小部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逐渐演变为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乃至以直接税为主的模式。成功的转换,是“无痛”的转换。时间越长,对象越分散,社会承受力就越强,改革也就越容易成功。切忌城市化还不彻底就急于进入教科书式的改革。
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感兴趣的书友一起解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