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眼睛有大小,视角更有大小。之前听过一个说法,问船是谁设计的?答曰,是大海设计的。这个回答是不是挺震撼?往现实说,船肯定是工程师设计的,但把视角放大,船就是大海设计的呀。凡是大海认可的设计就留存下来,凡是不符合大海要求的都被打翻海底。这就是视角不同带来的观察差异。就像相机有广角和平角之分一样,视角的大小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1.大人格与小人格——管仲的人格行不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但他并非一直追随齐桓公,之前甚至是死对头,为了帮公子纠继承国君宝座,拼了命想弄死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来由于齐桓公的宽宏大量和鲍叔牙的举荐,管仲才成功上位。管仲的人格行不行,这个问题甚至孔圣人也不好回答。比如,管仲在尚未功成名就前,与朋友做生意要多分钱,这是不是吃人?管仲为朋友办事办砸了,这是不是害人?管仲同朋友出征,作战时退后,凯旋时在前,这是不是胆怯?管仲在公子纠被杀,朋友殉难,反倒投奔敌人,这是不是无耻?管仲临死前,跟齐桓推荐接班人,竟不推荐曾推荐他的鲍叔牙,这是不是忘恩负义?李敖有篇文章《大人格与小人格》专门分析管仲的人格。他提出,人格有大小,看待这个问题要有两个视角:“管仲的层面”,是大人物的层面、是特立独行的层面、是大无畏的层面、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层面;“匹夫匹妇的层面”,是小市民的层面、是随波逐流的层面、是依附权势的层面、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的层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市民只会从个人的利益、家族的利益、朋友的利益、宗教的利益、职业的利益、帮派的利益检定人格。如果用“小人格”来看,甘地最不够朋友,因为他主张人要为真理牺牲朋友!用“小人格”标准看,文天祥忠而忘孝、生活奢侈,文天祥的人格也有问题!反而有的黑社会可能具有高尚人格,因为黑社会可能在小圈子内,不失为好丈夫、好朋友、好龙头、好领袖,但在小圈子外,他们都是魔鬼。这种标准下,胸怀“大人格”标准的英雄豪杰,会遭到世俗的打击。比如,周公旦被诬不利孺子,袁崇焕被诬反叛,张自忠被骂汉奸,岳飞不得昭雪等等。
因此,看人要用大视角,要用大人格的标准来看待。当然,李敖指出,管仲在“小人格”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幕后真相是: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穷困,鲍叔不以我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我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具有“大人格”胸怀的,他的“小人格”方面,其实没有问题,只是不为匹夫匹妇所知罢了!
2.算大账与算小账——拯救大兵瑞恩值不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述在《这才是美军》中写了与美军相关的99个小故事,其中有一个谈到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意义。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20多年前的一部战争电影。讲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最后以牺牲6人的代价,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只是电影,但也曾经引发激烈的争议。以牺牲6人的代价拯救1人的生命到底值不值?有人的回答是不值:因为战争中,每一个人都有活下来的权利和价值,为了救一个人牺牲掉更多的人,难道别人的生命就没有价值吗?有人的回答是值得:因为在大战中,士兵的生命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这样的行动对于国家和军队的形象有积极意义,牺牲掉几个人又算得上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用小视角和大视角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相反的。许述在书中是这样说的:美军这次营救,孤立看似乎不划算,但全局看就很值得了。你想想,其他美军士兵看到部队如此努力去营救一个孤悬敌后的单兵,将会感到多么温暖,每个人的信心和勇气就会大大增强。如果全军士气受到这类营救的激励,从而助推战斗力,即使牺牲几个人也划得来。
3.大目标与小目标——曾国藩有功还是有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罗辑思维》反复提及的一个概念——代偿效应,并提出一个问题,曾国藩是大清朝的功臣还是罪人?乍看起来,这问题问得好没道理。要不是曾国藩,太平天国可能就把大清朝一锅端了。哪有后面的洋务运动、同光中兴?但正因为曾国藩急于消灭太平天国,改变了清朝的一些根本制度,最终酿成清朝的灭亡。比如改变了清朝的兵制,实行募兵制,成立湘军,把朝廷的军队变成了个人的军队,削弱了清朝的领导力;再如,改变了满汉实力对比,启用大批汉族官员,降低了满族的权威性;还如,把地方政权从多元变成了一元,虽利于作战指挥,但破坏了清朝分权制衡机制,等等。这就是叫代偿效应:就是指一个机体,主要的功能不行了,但是往往会有其他的因素补上来,替代这部分功能。表面看起来这是好事。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伏下了最大的祸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比如说胃癌。现代医学已经发现,胃癌和一种细菌有很大的关系,叫做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一旦感染了胃部,就会持续攻击胃部的细胞,导致胃部细胞的死亡,最后引发胃癌。那最治本的解决方案是啥?当然是消灭这些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如果我们身体自带的免疫系统做不到,它就会启动一个替代方案,就是让深层的胃部干细胞加速分裂,赶紧补充死亡的细胞。这时可能人还感觉到,觉得胃的功能还正常进行。但最后,当人开始有感觉的时候,说明代偿功能已经补不上细菌造成的损伤了,那时候就真的危险了。
以上两种情况告诉我们,解决问题,如果只盯着局部,可能会造成整个肌体的毁伤。比如清朝不是局限在消灭太平天国这个短期目标上,而是锁定在长治久安上,可能就会作出不一样的决策;如果站在人体健康的大目标上来看,胃就不应该单纯确保自己的暂时平衡,应该让问题暴露出来,以利解决根本隐患。再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肯定是“父母爱之子,则为之计深远”,愿意为孩子的长远作打算。我们的目标是长远的,是系统的。但是,一路上你遇到的好心人,哪怕是最诚心诚意帮助你的人,他的视角可能都是有限的,他们的目标可能都是暂时的。爷爷奶奶可能只关心孩子是不是吃不好穿不暖,课外辅导班可能只关心孩子这门课的分数是不是提上去了,儿童乐园只关心孩子今天玩得爽不爽。这都是代偿性的方案。而那个终极目标,只是你的。谁也替代不了。视角的大小,再一次造成我们完全背离的决策。
4.视角的大和小并不是二元对立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