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在早年民营书店的关门潮中已被迫舍弃,最擅长的职业也因这个城市制造业的外迁而无法在合适的距离内找到满意的工作。
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闭着眼睛回想这些年走过的种种,恍惚间感觉自己越来越小以至于消失了,努力醒来,身体好好的还在,我还是我,原来是梦一场。
小时候出生在北方一个农场,农场除了田地、果园,还有很多的槐树。每当槐花盛开的时候,就跟着大人一起去摘槐花,坐在树杈上,嗅着香甜的白色花朵,一把塞进嘴里,边摘边吃。那时有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个叫张鹏,一个叫王宝奎,即使父母因下地干活而把我锁在屋里,他们也会隔着窗户和我一起玩耍。
最爱的衣服是一条母亲做的绿白色竖条的旗袍,我时常梦到穿着它逃命,被不知道什么人追杀,一逃就是一整夜……
爷爷平反之后,六岁的我跟着父母回到爷爷和父亲出生的地方。那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城中有高高的院子、窄窄的巷子。 院子大多坐北朝南,一进套着一进。最窄的巷子不足一米宽,仅容一人通过。当第一次一个人站在古城中心的十字路口时,朝哪条路看去都差不多——我迷路了。终于,鼓足勇气朝一条路飞奔……事后证明,那并不是回家的方向。
我开始梦到自己在巷子间不停地走啊走,两旁是高高的院墙,抬头是窄窄的天空,巷子间空无一人。终于,前面“吱呀”一声,有扇门开了,一个盘着发髻的女子,跨过一尺高的木门槛,走下青石台阶,向前走去,看着她纤瘦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那不就是我吗?
长大后独自一人去南方读书。当绿皮火车缓缓启动,站台上的母亲开始抹泪,我却忍不住因向往而轻松愉悦。终于可以逃离无止境的争吵,和喋喋不休的抱怨。如果说那之前努力念书是为了离开这个不怎么温馨的家庭,那这之后所有的尝试和努力,都是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找到自己可以打开的那扇门。
对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百分之两百的投入。从微薄的薪水中挤出钱来去培训机构学习平面设计软件和英语,下班后总能在杭大校园里找到一间空教室自修——这个我一直努力保持的学习状态,在恋爱之后开始变得心不在焉。在双城间奔波往返两年多,积攒了厚厚一叠火车票后,我来到了现在生活的城市,一晃竟也十多年过去了……
感谢王佩老师的这次作业命题,让我重新忆起从前的自己。而今天的自己,深陷婚姻的泥潭,不但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甚至都忘记“去寻找”这回事了。
但愿还来得及……
20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