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性清明,灵性良知是清醒的,所以他们能够觉察世界“如实的样貌”。
但是在成长过程里,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与系统需求,各种观念开始逐渐塑造孩子的经验世界,为孩子戴上有色的眼镜。例如,为了满足归属以这个家的需求,他开始忠诚于这个家的命运、信念等,会重男轻女、婚姻不幸福、为了家庭和谐压抑心中的真话的。孩子通过做相同的事来表达对家的忠诚,以免危害到他属于这个家的归属权利。渐渐地,孩子终于建立起自己的良知,也塑造了他自己的命运。
然而世界的如实样貌乃是以“临在”的方式存在着,因此孩子们的这种忠诚将模糊、扭曲或阻碍他们看见世界的本然面貌,影响他们看见事情如实的样子。
因此,一个人只有开始觉察到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面对家族中的事件,并且愿意放下自己和事实之间的阻碍,才能够再一次看见事实如实的样子,活出生命要他活出的本然样貌。
而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看到什么事实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孩子是用什么方式在爱这个家,再爱我们。他们是否在用牺牲、生病的方式,或不快乐、不成功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自己,要反观自己是如何爱的,因为我们爱的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是否用错位的方式在爱?是否用重复家族负面命运的方式在爱?
还是学会把这份爱转化为尊重的爱,看到家族亲人们如实的命运并且真正尊重他们?当这份尊重与感谢足够真诚、到位,归属感就不再纠结、牵绊,而会转变为更大的支持力量。
其次,我们要看到“我们的生命是通过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个事实。看到生命的力量是如何在我们身上发生的,只会让我们懂得感恩与努力,会让自己过得健康、快乐、幸福成功,并以实现人生理想的方式来报答父母的生命传承。这时候,“孝” 就能自然发生了,“成熟”也自然发生了。然后我们本能地开始朝向一个新的旅程,来到一个制高点,我们称之为开悟。这就是我们的成长之路,孩子也是一样,生命就是一步一步朝着开悟迈进的旅程。
圆满灵性成长的需求,既在探索自己、探索世界,活出生命要的本然样貌,将盲目的忠诚蜕变为成熟的爱,重新看见世界如实的面貌。踏上更有智慧,更慈悲的开悟之旅,这便是生命的教育。
如何实现生命的教育?
通过领悟爱的道理实践生命五大法则,活出真正的自己。
——摘自周鼎文著作《读懂孩子》重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