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熙来和父亲骑着电动车去县城找工作。
路上,夏风习习。两旁都是碧绿的样子,父子俩又恢复了往日的谈话。昨夜于他们只是一场梦。
血浓于水,他们一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也是无话不说的父子。
他们将车骑到运河旁边,大运河现在修得特别美丽,在熙来上高中的时候,当时江北大力搞招商引资,政府挥挥手,运河桥上走。
运河附近也被规划为公园,有人欢喜有人愁,一夜之间,很多人的命运得到了改变。知道要拆迁的农民都很兴奋,这些人可能都要挤进百万富翁的行列。在县城久住的农民工却快要愁白了头发,如果民房都拆了,农民工们该去哪里租房,哪里还有那么便宜的民房。
他们该如何寄生上流。
如何寄生在这个城市化进程很快的国家。
运河旁边有个烧烤店,名字叫做阿里烧烤。
父亲带着熙来进入烧烤店,烧烤店总共两层,装修的金碧辉煌,屋顶上吊顶着金黄的灯,让熙来眼花缭乱,熙来走在阿里巴巴烧烤店的彩色地板上,亦步亦趋,如履薄冰,他特别担心被人看出他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么华丽的场所。
老板是宿市的人,是个女人。大堂经理是泗水玉玑镇的人,是个男人。
熙来父亲说:“我儿子高中刚刚毕业,想在这里学个烧烤的手艺,顺带帮忙打打杂,你看可行吗?”
女人很客气地说:“高中刚刚毕业哈,就应该让孩子锻炼一下。早早走上社会,将来会有大出息的,你看看现在多少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早走上社会闯荡一下。“
大堂经理在一旁附和道:”大学生太多了,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
父亲和熙来都沉默了一阵,然后讪笑道:“是。”
老板开出的工资是1000块钱一个月,熙来很兴奋,这个工作比工厂的工作轻松,而且这里是管晚饭的,熙来幻想着,每天晚上和老板同事在店里烤肉的场景,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肉,一边规划着未来的蓝图。
然后很多年之后,衣锦还乡。
同一天,熙来和父亲在县城的城中村给熙来租了个民房。熙来就这么开启了打工之旅。“阿里之家”烧烤店的上班时间是下午五点,五点到六点是吃饭时间,六点到凌晨两点是上班时间。
熙来经常骑着家里那辆破旧的电动车穿梭在繁华的街道上,在电动车上,熙来无数次幻想晚餐上,老板会带领员工一起吃烧烤。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那天是熙来第一次上班,熙来满心欢喜,他在期待晚饭,晚饭是干饭(江北人将米饭称为干饭)和一荤一素的菜,熙来从大厅穿过,进到后厨。
后厨的地板是由格子砖构成的。里面有冰箱,冰箱里面有各种菜品。
“李熙来。”熙来回头看见初中同学陈泽宇在叫他。
李熙来笑嘻嘻地看着叫他的同学:”好巧啊,阿宇。你怎么也在这里?”
“做暑假工么,你呢。”
“我也是。”熙来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咋样么,高考?我记得你之前成绩贼好。”泽宇一边盛饭一边问。
熙来若有所思的接过碗筷,苦涩一笑。
“只有天知道。”
“哈哈哈哈,只有天知道,为‘天知道’干杯。”泽宇将碗筷放低,双方碰了一下碗。
泽宇还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
他俩都知道,他们关系虽好,但不能表现出来。
打工生活就这么开始了。李熙来经常端着炉子上下蹦跶,熙来在家里没干过活,李熙来干活很笨,经常挨老板娘的骂。李熙来总是满脸陪笑,笑容僵硬猥琐,转过头熙来总是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有出息,以后一定不要再被人骂了。
最好能做一个骂别人的人。想到这里,李熙来的嘴角微微上扬。这个时候,老板娘会追过来骂,你笑什么笑。
李熙来做出悻悻地动作,下了楼。老板娘用犀利的眼神盯着李熙来,直到李熙来消失她的视线中。
幸好阿里之家烧烤店的生意不是特别好,熙来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楼下玩着他的联想手机,电话号码是毕业时中国移联通送的。里面有20块钱话费和70m的流量。熙来每次都舍不得用,只有在闲暇时候,他才敢连上流量,打开QQ。看有没有人给他发消息,他一直关注一个叫玄月的QQ头像。
每一次看到她的头像是灰色的,他的内心都会紧一下,他打开会话框,打下一行字,可是每当要发出去的时候,内心又会有些许的担心和紧张,然后他又会将好不容易打出的字一一删掉。
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说起。
熙来总是期待在他看手机的时候,对方刚好也在手机的另一头看着他的头像,准备和他联系,而对方也和他一样纠结欢喜,却也始终不敢打扰对方,每每想到这里,熙来的内心都会绞痛。
这种绞痛的感觉,他已经整整持续了四年。
四年里,绞痛在暗夜里疯狂地滋长。
却无人知晓。
熙来经常一个人在深夜里,盯着窗外的夜色。恍如魔怔般地露出苦笑笑,然后自言自语道:”婉儿,此刻,你是否也想起了我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熙来斜靠在台球桌上,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星星,星星好似也对着熙来微笑。
远在省城的她此刻在干什么呢?熙来默默念叨。他看着夜空,眼角泛着泪花。
在低头的一刹那,一滴眼泪滴在了手机上。
熙来将手机QQ打开,在QQ空间上写下了一行字。
我喜欢你,
但和你没有关系。
每一个字都泛着疼痛的光,
一字一句都是他的青春。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023年7月24日于西安11: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