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如何从《思考,快与慢》共读活动中创造和收获更多财富?

1、参加这次共读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 问题导向:修正自己的解释系统和决策系统。为什么要修正呢?因为最近几年的事情充分暴露了目前解释和决策系统的不正确,如果不修正,那未来还会一直循环掉坑。只有修正之后才可能通过均值模型来获得整体的提升。
  • 对老大专业度的信任,他有药,我有病,所以有这个机会就报名参加了。

2、打算如何做呢?

  • 先理清现状:自己当前的解释系统和决策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会导致重大的偏差?期待的解释和决策系统是什么样的?评判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是自己制定的还会书上说的,还是永澄老师提供的示例参考?学习结束后,怎么检验是否达标?由谁来评判?
  • 借助同侪力量(感谢 生于七夕 联系我一起相互鼓励,监督学习)和利他主义,输出学习笔记和实践记录,反思,回顾。
  • 对目前自己的可用时间做次梳理,提高共读的优先级。
  •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参与群里的讨论,至少要保证和七夕的约定,每周讨论一次。
  • 做好风险预防,留余量,避免重复掉这个坑。

3、具体做什么?

  • 回答理清现状的几个问题,写出来。有些暂时没法回答的先留白,通过这几个月把这些问题都澄清掉。
  • 保证每天有读书的时间,并做好记录。顺便培养下每天看书的习惯。
  • 按时完成课程的作业,最低标准是完成。
  • 学习过程中的笔记、收获等内容保持和 生于七夕 彼此交流。
  • 所有的讨论和收获都要写下来,尽量在简书上保存下。

4、风险预防

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预期和实际出现偏差的情况,需要提前做好风险预防,尽量避免风险变成问题。
主要风险点有三个:时间、能量、实践。
1、时间如何保证?
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
(1)每次上课是否能现场跟上?
目前的作息是没有那么早起床的,需要自己调整作息,以及结合外部动力,让其他小伙伴监督早起。
调整作息到11点休息,先试验一段时间。
(2)共读的总时间投入上是否能持续,充分的保证?
一件事的善始善终,这个是最大的风险。很多活动都是有头无尾。
需要找到做这个事情的真正内在动机,同时借助同侪的力量,监督自己。
内在动机:更新解释和决策系统是自己目前急需的,可以预见最近一两年还有好几个大事需要决策。所以需要尽早建立稳固的解释和决策系统。
2、没有能量怎么办?
如果能量不足,那么就去复习永澄老大的日更文章,寻找补充能量的套路;运动;娱乐休息;做反思,写下来,寻找原因和方案。
3、如何检验实践的效果?
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知道到做到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点,知到行,行到知的反复循环迭代才可以真正去学到一个知识点。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学习,改变的基础问题,如何做,有哪些坑,还需要单独专门的思考下。最终目的是要获得真正的改变,而不仅仅是认知层面的提升,需要真实的表征。提醒自己:避免掉入自嗨的深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