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最近的两个小目标的实践情况:
1、清晰地进行实验说明
最近无论是规则说明,还是实验操作的说明,都挺清楚。经验为:内心自己清楚,分点说明以及重点强调。
2、板书的书写
虽然还是很不习惯,但是这几节课都有进行书写。并且发现板书还是挺重要的,学生能根据板书留下课堂印象。
说说今天的课吧,又来个详细的回顾和调整。
1、导入:
简单复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接着说:“世界上,千千万万种不同的声音,构成了美妙的声音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同的声音》”(板书:不同的声音)
一般我都不说这样的导入,只因为想试试板书课题,就蛮说一下。嘻嘻!
2、游戏环节:(也可以算是游戏导入啦!)
讲清楚游戏规则,并明确挑战者如何挑战,台下的同学要怎么做之后,就开始游戏。我先后邀请了两位挑战者(胡涵,嘉睿),在台下某些同学带有些许“变声”的情况下,挑战者的准确率还特别高,非常佩服!
特别棒的是孩子们都很有规则意识,也不开玩笑,当说到“其他的同学举手,我就知道你想来读句子了!” 台下的同学就真的好好举手,没叫到的同学也不闹,真的非常棒!
3、音色
通过小游戏以及一个讨论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分辨出大家的声音?”得到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称之为音色的不同。(此时忘了板书“音色”,后面补的)还给大家听了一些大自然产生的不同音色的声音,加强理解。
4、音量
“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称为音色,那同一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称为什么?”
“音量”
“音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此处讨论,多问孩子“你的理由”)
孩子们在相互补充的发言中,总结为“振动的幅度”
此时我板书:音量:振幅
5、音调
介绍音调的过渡就有点奇怪了:“谁还记得刚才游戏时的三个关键词,音色,音量,还有一个什么?”
“音调”(几个有读这句话的同学,说得特别兴奋)(板书:音调)
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和什么有关?”
同学们也都理解“音调”的意思,只是表达不清晰,都进行举例说明(钢琴的音阶……)
在“音调的高低和什么有关?”这一问题上,我没有留多一些的时间给同学们,而是直接介绍了“编钟、敲钟、吉他”,要是能让同学来介绍会更好!
当总结到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有关后,我让大家猜想:下面的八个杯子,音调会不一样吗?
同学们在说明理由时都很专业啊,说到质量大,振动快慢不一样,音调不同。(此处忘了追问一句“哪个音调高,哪个音调低”)这样在后一个环节中,就会去辨别音调的高低,而不止停留在知道音调会不一样而已。
接下来,让两位同学来敲击声音试试看,并且我还“演奏”了小星星和两只老虎,同学们还是很兴奋的。(下次在四一班上课,想给每个组三个杯子,也让同学们自己试试)
6、尺子音阶
身边有很多都可以改变大小,长度,粗细,来改变声音的音调,例如:尺子
实验说明,我借助了视频介绍,观看一分钟视频后,学生重复操作,并明确探究的问题后,同学们开始三分钟的尝试。实验后,同学能清楚地表达“露出得越长,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露出得越短,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当我问“其他同学是否也是相同的结论”全班一致意见。(此时我想,好像上课时,我把“振动快慢”表达成“振动幅度”了)
7、总结:音色、音量、音调,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做了吸管口哨,能让吸管吹出声音,那如果要让吸管吹出不同的音调,要怎么做?”同学们也有好几种做法。并让他们回去尝试。
课到这里,还多了七分钟,让同学们总结收获后,直接让同学们写探究手册里的几道里。最后利用魔术时间观看了“关于黑洞”的视频。
8、反思
整堂课都挺好的,回头看录像,发现孩子都很投入的,因为几个小环节也都还蛮有趣的。虽然机会少,但孩子也不争不抢不抱怨。课程中欠缺的是:孩子动手少,总感觉是孩子看着我玩。并且时间有剩,想在课程设计上加个“设计小乐器”(刚补充的ppt),或者让他们也试试不同水量敲音阶。
孩子总是乖得没话说,愿意参与课堂,有纪律,能注意时间与场合,且不急于表达,也会说明理由。只是希望自己能多给孩子一些动手实验的机会。
当初设置“魔术时间”真的非常好,最近没表演什么魔术,都给孩子们观看看关于天体宇宙的短视频,都很感兴趣。
新增小目标:
(课前)
1、设计课时,多想想时间分配,看看时间的分配是否符合解决重难点。
2、备课时,能完成探究手册。(不停留在看,要写)
发现上课评讲时,我都不能确定答案该写什么。例如:声音有【 】和【 】的不同,我以为写音色和音调,答案是高低和强弱。也是吼~
(课时)
1、习惯去表扬,让大家一起鼓掌之类。
(课后)
1、想想课程中具有科学探究过程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