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集锦
01 适用主题:爱国
⭐金句: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 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举例论证: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过去,爱国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今天,爱国不需要我们舍生忘死,不需要我们壮怀激烈,爱国更多的是生命垂危之际仍心系核事业的林俊德,是30年只为建成天眼的南仁东,是坚持科技兴国的任正非。
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业,从来也没有风和日丽的通途;没有爱国精神的托举,我们一定难以抵达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爱国主义精神是安邦定国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伟大的民族,无不从爱国主义中寻找精神的给养。砥砺骨子里的爱国情愫、信仰之光、奋斗激情,我们必能以英风浩气引航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
爱国,是无数诗词歌赋中的灵魂信仰,它既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笃定,又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信仰,还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坚守。
爱国,是诸多仁人志士中的言行标杆,它既是邱少云忍火烧之痛一动不动的无所畏惧,也是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枪眼的义无反顾,还是狼牙山五壮士跳下山崖的隐忍决绝。
当然,爱国不只有轰轰烈烈,平平淡淡的爱国同样扣人心弦。爱国,是领导干部们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岗位操守;爱国,是无数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不断突破、为国争光的职业操守;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灵魂的坚持,心中的向往。
从“导弹之父”钱学森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两弹一星”功勋 到“感动中国人物”,一个个英模以忘我诠释许国、用奋斗践行报国,生命在许国报国的伟业中熊熊燃烧。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30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16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 美好未来的4000万颗种子;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35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 识,造就千百群众的福祉……正是这样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爱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02 适用主题:担当
⭐金句:
■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我们gongchandang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 一种担当。
■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
⭐举例论证:
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誓言“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回乡奉献、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罹患渐冻症仍在战疫一线奔忙的张定宇……他们用实际行动昭示:敢担当、敢作为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开拓、不懈进取;就是 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今天,我们仍然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年轻干部更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敢于中流击水、破浪前行。
古人云: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有这种境界就能自成高格。回望历史,屈原放逐歌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这是一位心忧百姓、惦念祖国诗人的担当境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这是一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者文天祥的担当境界;范仲淹有言:“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这是为官者勇于担当境界。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勇于担当也是一种能力,勇于担当更是一 种魄力!
03 适用主题:学习
⭐金句:
■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个人只有好学,才能不断地上进。
■ 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举例论证:
只有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必备的品质,并且具备滴水穿石的耐力,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积畦步以至千里,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殷殷学习魂,拳拳赤子情。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怀着深厚的学习情怀与学习精神,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 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在“战场”上孜孜不倦、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将“学 习”二字深深地刻在心里,最终,他们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为我们中国科技事业谱写下一篇又一篇的华章,成为了学习的率先榜样。
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困苦的法宝。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世纪阶段的“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