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周,孜孜不倦地追剧,追小说,更有甚追到夜里一两点,搞得最近疲惫不堪。
今天终于全部看完这七十八集的电视剧和二百八十五回共计一百万字的小说!作者说写了两年,嗯嗯,要写成这样大数据小说,非得匹配这样的时间。
看完以后,很想说道说道。
一、时代观
作者的故事源于简·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想说明这是典型的文学性对比手法,三个才貌相当的姐妹,同父同母,一样的家世背景,一样的受教育程度,甚至差不多的容貌才能,几乎相同的起点,却有相差悬殊的结局,除了运气之外,到底还有什么缘由呢?
源于性格和生活的态度,积极或消极心态,结果大不同。还有人文环境的限制、人性善恶,贪欲寡念,近朱者赤.......越分析越多。
我周围就有这样例子,儿子同学家是一对龙凤胎,神奇的在于,男娃学习很好,女娃学习很差。我们经常强调理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这对龙凤胎身上完全不适用。也分析不出来个原因,最后还是归结到基因的不一样。
知否里面的四个“兰”,除了基因这个大因素,其他的因素好像有影响,却不是主要的。顾二爷,可不可说在那样的时代里,用现在的观点,不管多渣多坏,一个转身就是个大好人。到底是顾二爷的基因好,还是那样的时代对男人更宽容?
二、爱情观
对于古代,爱情也许只有在婚后才会发现,具有启示意义的是,现在的我们是否清楚知道爱情是什么样子?直到今日,面包与爱情还是不断被讨论的话题,而且还发展出了愈发精彩的旁支:是凑合廉价的黑面包就可以了呢,还是至少得是可口的白面包呢,或者非要至尊豪华十八种海陆双拼什锦起司面包不可。
用现在的观点看明兰和顾二爷的爱情,应该是三观合。反观明兰和齐衡的爱情,好像三观吻合度也不差,他们爱情我更看好。
三、婚姻观
古代,对那时的闺阁女子而言,婚姻的重要性远胜于现代,现代女性婚后过不下去了,可以离婚,可以专心事业,可以自己独立抚养孩子,再婚,复婚。虽然有伤害,但不至于活不下去,周围人对待女子,也比古代有进步。而古代女子若所嫁非人,那种打击是毁灭性的,娘家是很少能帮上忙的。
穿越过去的明兰有着更强大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还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否则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宅女,哪能把内宅搞的井井有条?稳定婚姻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小说里用穿越来完成现代逻辑上的合理。
四、教育观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远,性相近。
故事里极大的说明了这一点,其实每个孩子基因都不坏,到底在成长的过程,什么样的因素影响了她们变得不一样。在祖母膝下长大的孙女明兰通透聪明,在王氏怀里长大的如兰直言率真,在姨娘庇护长大的墨兰心机深重。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最后小说的番外我很喜欢。齐衡临死前把那一对刻着齐小二和盛小六的小木娃娃送给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的第二个儿子的媳妇,这个第二个孙媳妇是长柏的第四个儿子阿欢的一个姨娘生的女儿,真好排行老六,气质很像明兰,齐衡一眼看到,定要许配给自己的孙子,成全了齐小二和盛小六的爱情婚姻,一个完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