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07_《灿烂千阳》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类型:爱情&友情&人生

推荐:五颗星

…………………………………………………………………

碎碎念

光看书名,也不知道作者的前提下,我还以为是那种青春小说,因为取名有点文艺。因缘巧合,朋友圈朋友安利,说它是追风筝的人的姊妹篇,值得一读。去年读过《追风筝的人》,作为小说,行文流畅,情节构思还挺巧妙的,对这位作者写的书印象不错,所以就去微信读书搜出来看了。

这本书其实三月中旬就已经看完了,因为写读书笔记比看书更要花时间,就一直拖到现在,好啦,废话不多说,有兴趣的话就往下看吧。

以下:

①关于作者&小说背景

②我推荐它的三个理由

③印象深刻的三个人物

④我对书名的理解

⑤我是小结

......

✔关于作者&小说背景

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医生,其主要作品有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在他八岁时,阿富汗国内政变,外部侵略不断。11岁时全家搬迁到法国巴黎。1980年全家移居美国加州。这本小说是在出版《追风筝的人》第四年后,2011年出版(哈哈哈,书中摘抄的,因为我觉得在了解作者背景的前提下,再去看书比较好,所以每次都会简单介绍下)

......

✔我推荐它的三个理由

☞如果你对中东的历史比较感兴趣,那么,读它。

这本书是以1959-2003年的阿富汗为背景,这期间阿富汗国内政权更迭换代很快,关于圣战及塔利班政权都有涉及,著名的历史事件,巴米扬大佛被炸以及五角大楼被炸都发生在这段时间内。比起单独去读历史,结合小说剧情去了解历史,读起来相对比较轻松。

☞剧情有层次,感情线不单薄。

全书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玛丽雅姆的婚前婚后生活;十四岁前莱拉的生活;莱拉,玛丽雅姆和拉希德的婚姻生活;莱拉和塔里克的新生活。全文按照时间推进剧情,亲情线,友情线,爱情线缠绕交织。关于莱拉和玛丽雅姆的友情,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是超越了友情上升到了亲情,其中的分量甚至超过了文中的爱情线。相比单一主线的小说,我很推荐这部小说。

☞容易引起共情。剧中的人物性格很鲜明,特别是对几位主角的刻画。在写读书笔记回忆起来时,脑海中可以浮想出几位主人公是怎样的样貌和体态。另外,关于亲情,爱情,婚姻这类主题都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读起来也感慨良多。

......

✔印象深刻的三个人物

☞扎里勒

他是赫拉特屈指可数的富人。拥有一家电影院,有地产,有三家地毯商店,一家服装店,还有一辆黑色别克路王轿车。一生有十一个孩子,玛丽雅姆姑且算其中一个。他说她是他的蓓蕾。而他也曾经是玛丽雅姆心中见多识广的父亲,会给她讲故事,和她一起钓鱼,教她画大象,也教她唱歌,这多像一个好父亲啊。然而也是他,闭门不见,让自己的女儿在门外睡了一夜,最后,曾经心中的蓓蕾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火急火燎得把十五岁的玛丽雅姆嫁给了老鞋匠拉希德。玛丽雅姆眼中高大伟岸的父亲形象崩塌了,之前显露的爱意,真如她母亲娜娜所说的,是谎言,是惺惺作态。

我想,如果他在把玛丽雅姆许配给老男人拉希德时,但凡他能想起一点点,玛丽雅姆每周四见到他时,眼中闪烁的欣喜的光芒,他都不能这么做,然而他还是丢弃了。<br><br>他并不是一个要艰难讨生活的阿富汗穷人,相反,他很富有。所以才更让人觉得不能原谅。在孩子失去妈妈后,他想的不是安慰她,如何抚育她,反而是如何尽快摆脱这个累赘。如果他能尽到一点当父亲的义务,玛丽雅姆的人生机遇也许就会变得截然不同。在这片土地上,小小的玛丽雅姆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婚姻做主,她的父亲把她推向了深渊。

文中的最后,扎里勒给玛丽雅姆留下了一封信和一盒录像带。信里有作为父亲的忏悔,然而玛丽雅姆却没有机会看到了。<br><br>☞玛丽雅姆<br>玛丽雅姆,她的母亲娜娜是扎里勒家的佣人。她的父亲是富人扎里勒。妈妈咒骂她是哈拉米,是杂草,是人们拔起来扔掉的东西。父亲曾经给她的生活带来光亮,她羡慕他,崇拜他。但当父亲的伪善面目被撕开,父亲的光环变得暗淡,一夜之间也失去了母亲。几十年的婚姻生活,没有给玛丽雅姆带来好的记忆,她勤勤恳恳恪守妻子本分,但是没有孩子已经给她判下重刑,一次又一次的耳光和拳打脚踢,都不能免除她的罪过。

就是这样的她啊,最后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她内心渴望被爱,父母,丈夫都没有给到她,而小小的婴儿和善良的莱拉让她感受到了。这份爱意,最后让她甘愿揽下所有罪过,用生命去守护她们。玛丽雅姆没有活成她母亲娜娜,大概在娜娜偏激的母爱里也有着些许温柔吧。年少时,慈祥睿智的法苏拉赫毛拉的教导,即使遇人不淑,在忍耐的面容下仍包裹着善意的灵魂。

☞莱拉

爸爸曾经是教师,妈妈也曾经是一个爽朗的阿富汗女人。前一秒还在父母的温柔乡,还期待和心上人重逢,后一秒,父母就双双死在了火箭弹之下,莱拉成了孤儿。父母双亡的事实,心上人已死的噩耗,腹中的胎儿,让十四岁的莱拉嫁给了又老又丑的拉希德。猜疑,咒骂,殴打,圈禁,十多年年的婚姻生活,莱拉遭受着这些。曾经美丽动人的莱拉,也被折磨头发凌乱,牙齿发黄,缺牙的妇人。

但是相比玛丽雅姆的一生,莱拉要好得多。由父母筑起的安全壁垒,没有缺衣少食,让她接受了这个家庭能给的最好的教育,保护了她心中那一片纯净的天地。拥有心尖上的爱人,虽历尽千万苦,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文章的最后,莱拉,塔里克还有她的孩子又回到了那个曾经拼尽性命都想逃离的地方,即使只是有一点点变好的迹象,作为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她还是热爱它,还是希望在故土上发光发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她也到了赫特拉,玛丽雅姆的故乡。去到了法苏拉赫毛拉的家,还有,玛丽雅姆住了十五年的泥屋。玛丽雅姆魂牵梦绕,日夜思念的任何地方。但是没法再看到了,莱拉用她的眼睛看到了。

......

✔我对书名的理解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这是父亲哈基姆无意间和莱拉说起的两句哈布尔诗歌,文中后面也几次提到这本书名也取自其中。

想来也和小说内容契合,屋顶上的明月,墙壁后的太阳,在屋内被困其中的人,多是想不到外面的天空高挂着明月,太阳吧。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莱拉,如果没有在黑暗里继续摸索前行,那么,她就不会有机会和塔里克重逢,也不会在阿富汗一段战乱平息后,又重新回到故土,成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双眼看到这个城市好的变化。莱拉也是玛丽雅姆心中的明月和太阳,她传递给她不曾拥有的温暖和善意。

......

✔我是小结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有幸生在这和平年代,婚姻自主,义务教育普及的中国。尽管在这个国家也只是相对公平,或者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罪恶还每时每刻在发生,但是我还是宁愿相信,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关于中东历史背景的小说,目前我看了有三部。国家动乱,政权不稳,在这样大背景下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又有什么公平可言呢?又能向谁去谋求公平呢?降生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又有什么过错呢?能在战争,疾病的缝隙中活下去就已经不易了,平常人只要通过努力就触手可得的,平静地生活,学习,教育,对于他们而言是奢侈品。

国之不存,民将焉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我们抱怨自己的国家不明主不自由有严重的雾霾时,她们的国家常年战乱、物资匮乏、她们生活在水深火热、每天和死神擦身而...
    2020年的悲伤阅读 5,281评论 0 0
  • 生于和平中国的我们,可以自由的追逐我们想要的生活,享受各色美食,接受良好教育,从事喜欢的工作。但这一切却是另外一些...
    Zero的世界阅读 4,375评论 1 2
  • 《灿烂千阳是》继《群山回唱》之后又一本关于围绕阿富汗女性的小说。 一 《灿烂千阳》简介 文中女主之一玛丽雅姆是私生...
    妍妍老师阅读 3,647评论 0 1
  • 在这我平时都是用来在床上酝酿睡意的时间,沉思了2首歌的时间,想到了乖乖女、好学生、好员工、好人……还是没想出来比“...
    50岁再见阅读 2,405评论 0 0
  • 一个人 来回翻阅 通讯录 一遍又一遍 最后 合上 打开音乐 戴上耳机 慢慢 消化 满心苦楚 满肚怒火 准备好 餐巾...
    皮囊104阅读 1,787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