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我也希望自己永远年轻下去,所以一直以来很担心变老。但是昨天无意中发现,我并不是怕老,而是不愿意变成像我周围常见的那样的老年人。
1.我可不想老了以后只剩下老
昨天我从超市回来,看见大院的凉亭里坐了五六个老太太。我提着东西从她们面前“面无表情”地经过,同时,她们也“木无表情”地看着我从她们面前经过。
不管怎么说,这种感觉挺别扭的。
之所以别扭,原因之一在于她们的表情。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年,和其他年代稍早的小区一样,这里的老人很多。但奇怪的是,你很难发现慈眉善目的老人,在电梯里或在院里遇见一般都不苟言笑,所以我们一般也都不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我印象里只有两位比较热情的大妈让人见了感觉很可亲。
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老人”不都是用“慈祥”来形容吗?或者,“大妈”不都是用“热情”来形容吗?而她们和这两个词沾不上一点边。
原因之二在于,按说一群老姐妹在一起应该叽叽喳喳、开开心心地,她们却不是,所以就剩一起打量进进出出的邻居们了。
我记得以前小时候在老家总是一群老头无精打采地排成一排晒太阳,而老太太们都是有事情做的,择择菜呀,哄哄儿孙呀,总之能做点啥做点啥,很少这样干耗着时间等饭点儿的(看起来她们之中没有行动不便的,至少都是能生活自理的)。
另外,我印象里小时候见到的即便是裹着小脚的老太太,也总是发髻梳得光亮,衣着整齐,干净利落。而现在条件更好了,老太太们反而不讲究了,衣着合体的都不多见。
所以,当时从她们面前走过的时候我就想,今后自己老了可千万不能像她们这样,如果变成这样,说实话挺可怜、挺可悲的。
2.我所钦佩的智慧老人
看到这里,你可能以为我不喜欢老年人,不尊敬老年人,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七八年前,我就经常去看一个叫静海扬波的老太太的博客,她是西安人,当时就已经退休了,现在算起来应该有七十岁左右了。
因为博客的整体影响力早就今非昔比了,所以我已经有段时间没去拜访过她了。
今天我又特意去浏览了一下她的博客,而且注意到她的博客创立于2007年7月,到目前为止刚好9年,共计发表文章529篇,平均每年58篇,也就是说平均不到一周更新一篇。这样的频率跟年轻人比也不低哦。
关键是从文章里看,她的思想一点也不陈腐、老化、保守,而是思想开明,敏锐而不尖刻。
她最近一次更新博客是在两天前,题目是 《一部叫《欢乐颂》的电视剧》。她说这部剧给她的启迪是,生命和事业的高度、厚度代表不了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在每个个体的心里。
看了她的文字,就好像听到一位富有智慧的老人在心平气和地聊天,不过,虽然是聊天,聊的却不是家长里短,而是人生大事。
3.我所钦佩的活力大姐
我有一位忘年交,年近花甲的橄榄姐。我们曾相识于去年北京马拉松之前的一个训练营,从此,她就成为了我的一位人生榜样。
真的不能说橄榄姐是老人,这位考古专家在生活里饱含活力和激情。
她今年上半年已经赤脚参加了郑开、武汉、吉林三场马拉松,现在又在积极备战将于9月份举行的北京铁人三项赛。她上周六还骑行了百公里,看她英姿飒爽的样子,让年轻人都羡慕不已。
你可能以为橄榄姐的身体一直就这么好,而实际并非如此。
她年轻的时候曾得过一种罕见的疾病,英文简称LSE,幸运地是,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她的积极配合,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她说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让她即便是和年龄相仿的人,也经常有着皆然不同的,或者说格格不入的“生死”观。
因为她比同龄人多看到死亡,加上从小怕死,所以也就会经常思考如何才能“好死”。
她说,小区里的老太太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见面聊天,那不是我的活法 。 她们聊天的时候,我去走路;她们还在聊呢,我已经去登山了;她们还在聊呢,我去跑步;她们继续聊,我已经光脚跑步了;现在她们仍然在聊着,而我去又去游泳和骑行了!
实际上,越是这样积极乐观的人越不害怕衰老,越不回避“生死”之类的严肃话题,所以才活得更明白。而忌讳谈论“生死”的人则往往不能坦然面对那些生命里必经的课题,又怎么能够度过一个精彩的人生和精彩的晚年呢?
4.积极面对,从容老去
不管愿意不愿意,变老是自然规律,这是谁也无法避免和违背的。既然不可回避,只有积极的面对,才能从容地老去。
前几天看一本介绍法国女人的书,说法国女人从来不怕老,年龄的增加只会让她们越发的优雅。
如果能够优雅地变老,那是很高的境界,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即使做不到,我也希望自己从现在开始就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表情,因为表情是瞬间的面容,而面容是凝固的表情。我可不希望自己老了以后是那种“很凶”的老太太的样子。
而如果能像静海扬波老人那样智慧,像橄榄姐那样潇洒,就更加庆幸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