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到 David Brooks 的《社会动物》是在13年秋,朋友送了我一本。作者在书中非常细心地描述了一对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夫妻,丈夫出身中产,而妻子是一位来自贫民窟的混血儿。他们经历着一件又一件事,共同面对生活的磨砺。一起成长,变得成熟而睿智,结局是最终决定相守一生。
这本书非常不同于其他的成功学,或者现在市面随处可见的鸡汤文集,向你兜售经过多么苦难的生活,多么痛的领悟,然后成为高智商高学历的族群,或是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亦或是让人望尘莫及拥有一技之长某某领域领头人;它向人们传递的则是更深层次的对“成功”二字的定义。
作者观点: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社会关系比个体选择更为重要,性格比智商更为重要,灵活应变的有机系统比线性呆板的机械系统更为重要,群体智慧比个体思考更为重要。
关于感性和理性,我们常常在生活中会听到,有人说这是各人习惯,用左脑/右脑决策;有人说这是天性使然,生来感性或理性;有人说,这是后天父母师长言传身教。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凡事走向极端就好比正态分布的两端,等待你的只有如黑天鹅事件般的惨烈,如17世纪时“郁金香效应”,如近代冰岛金融铸就“完美的泡沫”最终却以破产收场,再如恐怖事件的蔓延,小到校园枪击案,大到规模性杀戮。就好比不知道人们到底要见过/经历过多少次QE (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才能学会理性思考自己的财政。
【“黑天鹅事件”,寓意人们生活经验之外难以预料的稀有事件。典故取自《黑天鹅 (Black Swan)》,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建议有时间的童鞋们可以浏览一下,个人觉得是对思维方式的一种拓展锻炼。】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纯粹理性和纯粹感性是数轴的两端,我们究竟该如何在这条数轴上给自己定位呢? 又或者根本假设以数轴来构想就有失偏颇,用同心圆建模 (外圈感性包含着内圈理性) 理解更为恰当?
1. 理性 =% 感性 ?
之前在浅谈“决策论 (Decision Theory)”的时候,我们就说过,人际交互中,我们互相深深的影响着对方。理性在决策过程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感性往往是值得信任的,也强大到任何人都无法从情绪中完全抽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度(“Medes” or “Street Smarts”),可以让你更具备身临其境体会别人经历的能力,从混沌中推导出模式,从模式中演绎出主旨。【不知道“决策论”为何物的请戳这里 —— 浅谈“决策论”】
其实关于感性和理性该如何平衡或看待,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几百年。
放眼当今,多数科学发展归功于演绎法 (源于笛卡尔) 和归纳法 (归功于培根)。追溯至早期西方哲学,即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对峙。笛卡尔认为哲学事业的原则是,结论必须能经得起各种怀疑,这样才能保证它真实可信,这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则。简而言之,各学科体系应该像欧氏几何一样,先要有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然后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导出整个世界。而培根强调重视客观事实,人们通过对多个个体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普遍规律。虽然这种方法里也存在演绎,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归纳法。笛卡尔与培根是同时期的人物,真正向笛卡尔发起挑战的是洛克。洛克说,刚出生的婴儿,内心就像是一张白纸或者一块白板,没有什么知识是人不用学习,先天就能领悟的。所以如果像笛卡尔等人所说的,有一些真理是不言自明,是人先天就有的,那么这种观点可能会被独裁者利用。
此后,出现了数学派与科学派双雄争霸的场面。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代表的数学家派,被称为“理性主义”,推崇演绎法,逻辑严谨但却无法产生新的知识,且公设未必合理:以洛克代表的科学家派被称为“经验主义”,注重归纳法,可以通过“经验”产生新的知识,但是却无法保证结论的可靠性,顶多是一种概率真理。
“经验主义(Empiricism)” 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即来自感觉和反省所得的经验。
“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主张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直到康德的出现,他的理论综合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他认为,人类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都是通过人类心灵中某个特殊的机关加工处理过的。 这个负责加工的机关,我们起个名字叫做“先天认识形式”。 世界的真面目,起个名字叫“物自体”。但是这种哲学理念也有自身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一下,在此先不多赘述。
有人问,所以说到现在,你是想表达这个问题就无解了?不不不,特此澄清,鄙人只是想还原一下问题本初,下面会提供一个不完美但却可行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案。
2. “有限理性”
人的认知是非常具有欺骗性的,几乎包括所有感官,甚至心理暗示也能导致记忆作假。所以“决策论”中有一个“有限理性 (Bounded Rationality)”的概念。它是由Herbert Alexander Simon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首先提出的,基于考虑到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
那么首先,何谓“理性”?
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以推理的方式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思维方式。
什么又是“非理性”?怎样识别生活中的“非理性”?
这个定义比较难给出,我尝试搜索了一下但是没有找到个人觉得较有价值的结论。那就只能根据“正统”决策论给出一些“非理性”的特点:
1) Non-transitive or Intransitivity 非可传递性
例:童鞋A同时收到了3份邀请(分别来自童鞋B,C,D),正在纠结周末到底要去赴谁的约。以下是A的心理活动缩略版:B比C有颜,C比D幽默,可是D又比B高大 --> 结论 B>C, C>D, D>B
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一个很典型在不同标准(criteria)下的比较所得的结论,可能最终要靠各人偏好(preference) 加权才能做出选择。
2) NOT comply with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不符合预期效用理论
预期效用理论是指,风险情况下不同概率发生的不同结果将获得对应的效用,个人所做出的选择是追求最大化效用期望值 (Expected Utility)。写成数学表达式如下:
此公式又被称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 (v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 function,简称vN-M)”,其成立还需一些较普通的假定,如函数的连续性,且独立。vN-M是“博弈论 (Game Theory)”中尤其“单一策略 (pure strategy)”中常用公式,生活中非常常见。【“博弈论”同“决策论”一样,也是一门在日常中运用挺多的学科,以后再详细谈一谈】
3) Independence axiom 独立性公理
这个公理在不同的情境 (即 context, 如社会选择理论,个人选择理论) 下有不同解释,在此先以个人选择理论为框架,其中Allais Paradox (阿莱悖论) 和 Ellsberg Paradox (艾尔斯伯格悖论)是典型中的典型。
例:游戏共会进行两次选择,每人分别需要从 游戏1 (1A/1B) 和 游戏2 (2A/2B)中选则一个选项 (请别条件反射掏出计算器,谢谢合作 =。=||)
实验结果显示,当只需要做出一个选择时(游戏1或游戏2),人们往往会选择1A或2B,而在需要同一个人做两次选择时他们会选择1A和2B。“阿莱悖论”由此而生,这个著名试验是1952年由法国经济学家诺奖获得者阿莱设计并由此得名。
事实是,之前的游戏还可以写作如下形式,从游戏1至游戏2仅仅只是将概率89%的1M$同时转换成0$的回报。
对此悖论的其中一个解释是Certain Effect (确定效应),即人在做决策时会不知觉的对确定的事物产生过度重视。一个具有一致性(consistency)的人应该会选择1A和1B或者2A和2B。如果分别计算两个游戏的期望值 (Expected Value),根据预期效用理论,纯理性的选择应为1B和2B。
除以上3种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非理性”问题,如Gambling+Insurance (赌博+保险),Framing Effect (由于问题的不同陈述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差异),Preference Reversal (偏好逆转),Endowment/Status quo bias (现状偏见,指人们倾向于重视现在所有的相对于现在还未拥有的),Sunk Cost (沉没成本),Mental accounting (心理账户) 等等等等,都是生活中较常见因“理性不足”而导致的现象。
不仅是个人或群体做决策时会出现不一致性 (inconsistency),人与人之间交往误会产生的也太过容易,传递信息互相能理解80%就已经不错了,举一段对话为例:
童鞋A和B同站在梵高画作《隆河星空》前,A感叹道:“我真的太喜欢梵高的表现形式,特别有力度,很具有感染力!”
一段时间后,A和B重逢,再一次聊起油画,B问:“你为啥喜欢梵高啊?”
A:“我没说过我喜欢梵高啊=。=||” (心里OS:难道我喜欢看着别人割自己耳朵嚒)
B:“我明明记得你上次说到梵高的啊!”
A:“我说我喜欢他的表现形式,我什么时候说我喜欢他了....”
看见了么,就算你觉得你说的话已经非常严谨,逻辑缜密,别人如何理解还是不在你的掌控范围内。所以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友好的小建议,下次在听到令你不悦的话想发怒之前,请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再想一遍,你们毕竟来在于不同家庭背景及文化差异,很有可能别人想表达的并不是他表达出来的字面意思,而你也不小心理解有误。只是这世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后悔药。
3. 结语
也是13年的时候,我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不完全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理性 (Rationality) 与幸福感 (Happiness)成正相关。也就是说生活中越理性的人,TA或多更多幸福感的概率会更大一点。再次重申一遍,我并不是想推崇人们在面对任何事时都应该保持理智,还是文章开头那句话,凡事不能极端。
所以如果你自认为是个做事感性多过理性的人,并且也察觉似乎在感性下做出的决定影响到了你的生活质量,我的建议是,遇到事情,三思而后行,并且时不时做一些情境假想练习。这毕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而且,更重要的是,对“非理性”的无知无识,还想要有意识的克服那就是根本上的不可能。兵家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当然了,如果你非要遵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人生哲学,你说,我要放荡不拘,做一个“性情中人”,飘然一生,我也没资格拦你。总之,为自己负责,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