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孔明自言自语地叹道:“惜乎啊惜乎!”
刘备一听,前番发完令箭,也说“惜乎”,今日又是如此。
刘备:“军师,惜乎什么?”
诸葛亮:“缺少上将一员。”
刘备想,你怎么老是这样?前番缺一员大将,此番少一员上将。不知这员大将有何重要差遣?便问:“请问军师,还要一员上将何用啊?”
诸葛亮:“攻打头阵。”
刘备想,打头阵,一定要有相当的武艺。现在没有这样的大将,我看就免了吧,反正你用兵好,可以另想别法。说道:“军师,以备看来,没有上将,头阵就不必打了。”
孔明心中暗道,这个头阵不可不打。不打,新野就烧不成!
诸葛亮:“主公,这个头阵非打不可。以亮之见,只得主公亲自前往了。”
刘备:“怎么,命刘备攻打头阵?!”
诸葛亮:“正是。”
皇叔想,只要你孔明在我身边,我任何事情都能应允。回答说:“军师,若要刘备攻打头阵,须得军师一同前往。”
孔明明白主公的意思。他以为是象博望坡一样,我们在山上饮酒观火。然而,此番完全不同。
我的用兵,听来一样,其实变化万千。这次别说你主人要打头阵,包括我诸葛亮也要出马。
现在,只要你答应。到那时,我自有办法。说道:“亮自然与主公一起前往。”
刘备:“如此么,刘备愿当此任。”
孔明随即拔令在手:“公子刘封听令!”
刘备一听,喔!还有我的养子刘封呢!公子爷心想,军师大概又是叫我摆酒、点炮。走上前来:“军师,刘封在!”
诸葛亮:“将令一支……”边说边将羽扇一放,从左边袖口中取出一封锦囊。
继续说道:“付尔锦囊一封,带领五百执旗兵,在离鹊尾山三里的树林之中埋伏。不得有误!”公子爷接过令箭、锦囊便走。
孔明见刘皇叔站起身来,准备要走,便说:“亮料敌军明日方能到达。亮与主公二人,在此新野多留一宵,明日再走不迟。”
刘备与孔明就在新野衙门内畅饮一夜。
到天亮,君臣出衙门,刘备上马,孔明登车。
皇叔一看,城中人影全无,鸦雀无声。心想,自从我到新野后,市面逐渐兴旺,但是今日,孔明为了拒敌,要纵火焚烧,全城肯定夷为一片废墟。
想到此时,皇叔不觉潜然泪下,说道:“军师,刘备不知何日才能再到此新野了!”
诸葛亮:“主公的心意,亮明白。然而为破曹兵十万,也是出于无奈。主公不必伤悲。”
刘备用袍袖擦擦眼泪,长叹一声,与孔明车马并行,出新野县,东行五里,到鹊尾山下。山上早已架好篷帐一座,设下酒肴一席。
君臣下得车马,步行登山。小兵把车马带上山去。二人到篷帐之中,分上下坐定。小兵执壶敬酒。
这时,太阳已升得很高,天气十分炎热。刘备觉得此时在这山上喝一杯酒,倒也是桩赏心乐事。
心想,上次在博望坡山上我也想喝酒,杯子刚刚拿到手中,夏侯惇杀到,吓得我一口都未喝。今天我要喝一个痛快!
哪里知道,你今天仍旧吃不成的,而且这惊吓比上次还要大得多。
现在,皇叔端起酒杯,刚刚要想喝,忽然听得隐隐传来:“噔!当!”
刘备一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