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祸来神昧
汤姜对张丹丹主导的这次公益活动大为不满。
开始时就说了像这种公众活动,最重要的是安全。安全的保证就是要参加的人少,参加的人要少,那活动举办的项目就要越少越好。业主公益活动嘛,就是用一些实实在在花钱不多的项目,让业主们感受到物业在真真正正为他们办实事,只要有物业和他们心连心的感觉,就已经达到了举办活动的目的。
但这张丹丹后来的表现,明显不是站在物业的立场,从未和业主达成和谐共荣的目标在举办活动。特别是后来社区的唐主任来到小区,还有一大群人涌到老曾的房子,汤姜才彻底明白原来业主们在小区里大打出手,都是这个叶教授派来的“实习生”捣的鬼。
他们究竟要做什么呢?
舅舅康瑞和叶教授的关系,还有自己能坐上城北阳光物业管理公司经理的位置,自己心里都一清二楚。
现在整个小区像着火了的马蜂窝乱成一团,业主们相互吵闹不说,还把矛头都️指向物业公司,自己作为物业公司经理,肯定首当其冲,而这一切竟然是自己的“手下”张丹丹亲自挑唆起来的,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任何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稍有一定规模,都会成立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因为物业管理是“无本生意”,甚至是包赚不亏的暴利行业。因为业主购房之初,实属散沙一盘,无从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商的开发公司何不抢先一步?
物业管理公司的组建其实也不难,按照法定程序成立并且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经营物业管理业务成为企业型经济实体,属于独立法人的服务性企业。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或使用人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它接受业主的委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特定区域内的物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并获得相应报酬。
但房地产开发商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虽然隶属房地产公司,表面上属于平等关系,但实际上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
作为江海房地产公司的江海物业管理公司城北阳光物业服务中心,不但要听从江海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还要服从江海房地产的命令,以整个江海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说有损江海的话,不做有损江海的事”是所有入职江海的员工必须要宣的誓。
城北阳光每年收到的物业管理费在千万元以上,电梯内的广告、地下停车场的收费,还有诸如游泳池的承包费、临街商铺的占道经营费等等,是一笔足可以超过很多企业的经营收入的。在减去必要的安保、清洁、绿化和工程维修费用之外的纯利润,也会是许多中等企业望尘莫及的。
舅舅作为城北阳光的建筑施工方,和江海高层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自己本来在另外一家物业公司作高级客服,在舅舅游说之下,城北阳光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之时,便被调过来做了物业经理。
说实话,宁当小公司的兵,不做大公司的将。小公司虽然管理不完善,甚至薪水也不如大公司的高,但小公司至少不会像大公司那样盛气凌人。自己在江海做了这么几年经理,表面上风风光光,也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不说组建物业管理公司招兵买马的事必躬亲,也不说处理日常事务的辛苦付出,就说自己在眼看物业盈利的“黄金两年”,也就是开始两年基本无维修费用、门窗、电梯、都还在质保期内,基本无任何费用,物业公司保持高额营利之后,大刀阔斧地采取的一系例措施,就足可以让一般的小公司顶礼膜拜。
原来的门岗、保洁人员,在近两年的不断优选淘汰之后,自己只保留了一半的名额,但工作一样做得巴巴适适。小区的绿化,整包给一家绿化公司,费用减少一倍不说,还要时时接受物业公司的监督。至于小区内的路灯损坏、座椅和门禁的正常损坏,自己也嘱咐裁员不少的工程维修部能拖就拖,或者该减就减。
当然,这些给公司带来利润大幅增长的措施,却让业主大为不满。
有一部分业主本来就是奔着“高档”来的,他们在别处买有住房,因为城北阳光的优越地理位置,还有江海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著名品牌,江海开发的商品房质量、江海物业的服务品质,让他们豪掷巨额资金,再次在这里购置房产。
一个小区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购买住房的业主跃过刚需阶段,就把房产当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只要是商品,当然希望增值。房产增值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物业服务。江海物业服务在全国排名前五,堪称行业标杆。“你身家上亿,大门还任由人随便进出?江海给您美好呵护”、“江海物业,让您的物业价值倍增”,这些自己亲自参与拟定的广告语,至今已被广为传颂。
但日见“一半在于居住,一半在于服务”的住宅价值,被物业暗中打了折扣,这些有着无尚优越感的业主们,肯定就会火冒三丈。
物业服务其实就是消弭业主意见于无形,时时刻刻就像坐在火药桶上,但这被叶教授通过舅舅康瑞总经理硬塞进来的张丹丹,却故意引导业主们来引爆这危险。
自己当时真算昏了头,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