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届毕业典礼,热闹又隆重,也只有毕业班的孩子和老师眼睛里总时不时地闪出泪光,是激动,是不舍,是难忘……是太多复杂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
看着毕业典礼上,孩子们深情的表演,一个动作略显“笨拙”的小女孩儿让我想起了她——兰兰,一个我从四年级带到毕业的女孩儿,一个所有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一个几乎只有校长才镇的住的学生……圆圆的脸儿,眼睛被挤成了一条缝,体态像个企饿,走起路来鞋子总是和地面亲密接触,远远就能听到拖拉的声音,“老师,涵涵把我的书撕了”,“老师,涵涵又偷懒不按时值日”,“老师,老师,涵涵又骂人”……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来自不同学生的各种报告,她简直无法融入到班级。思想极为偏激敏感,一旦惹到她就破口大骂。教她的第一年时间里,她跑了好几次,每次学生告她,对处理结果稍有不满,她就会悄悄溜走,有时候藏到校园的某个角落,有时候借着放学时间,跑出校门藏起来,直到上课也不回来。
直到有一天,涵涵因为严重违反纪律,校长把她妈妈请到学校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她妈妈,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一双手干裂着一条条深沟,外表和四十多岁的年龄极为不符。也是从那一次,我才真正了解涵涵背后的家庭,妈妈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的花销全靠妈妈在工地上打零工,爸爸生病了,几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天天在家酗酒,也因此两人几乎天天吵架,互骂。涵涵妈妈最后是哭着离开学校的,她几乎是歇斯底里对涵涵说“妈妈天天气的头疼,你难道不知道么?你是想妈妈死的快点儿么?”涵涵在妈妈嚎啕下写下了保证书。但这个保证书并没有让涵涵就此改变,也就好了几天。但是从此,我对她有了特别的关注,因为这个特别的家庭让她偏执,极端,无法自控……也许多给她些关注和疼爱,她会好点儿,我还给了她我的qq号,每次遇到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我都会去帮她。慢慢的我了解了她在家是妈妈的帮手,妈妈下班回来就能吃上她做的饭,她是个多么孝顺的孩子,我在班里大肆表扬她,后来,我经常收到她的小纸条,qq上的留言……我每天都会借课间和自习课时间和她聊天,她说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吵架,每次她和同学起冲突,控制不住自己时,我就会和她谈起她妈妈,而每次谈起妈妈,她也总会不受控地哭起来,从而深深自责,不再激动,不再争吵……慢慢的,她逐渐融入集体了,搞特殊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后来毕业典礼上,我还收到了她亲手制作的礼物,再后来,她毕业后来看望我,和我满心愧疚得聊着我们之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我仍一直深深为她的“前途”担忧。我怎会不知萤火之微,但我更知黑暗中星点儿之光对黑暗中的人有多重要。
毕业典礼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了,毕业生代表为老师献花。随着孩子们“老师,您辛苦了”,没有带毕业班的我却热泪盈眶。黑板上“青春不老,我们不散”还有刚毕业时,电话那头哭着叫我老师的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