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正面管教》第十八天 一般化技巧–帮助孩子放下过于焦虑的情绪
定义:一般化技巧––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负面感受是相同处境下的人都会有的反应,他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单和特异。他自然比较容易看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常用语言:
大多数人也会如此……
一般人遇到……也可能做与你类似的事情。
根据……(经验或发展理论)
这一类语言叫“一般化”句子,可以帮助孩子降低焦虑情绪,留下力气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功能
1、使孩子每个人活着都有起问题,不是只有他有问题,让他对自己有问题这件事不要过度担心。
2、使孩子觉察自己的问题也常常是别人的问题,如此可以缓和孩子对自己问题的焦虑不安。
3、帮助孩子跳脱自己看事情的主观视框,用比较客观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自己以及问题。也就是换个角度看事情,让事业更功课
4、最后一个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要孩子放下焦虑,留下力气解决问题,当他不过分担心时,自然可以将力气焦点放对地方来解决问题。
5、使用一般化技巧的步骤。
1、可提供理论或是大多数人的反应模式。如身体发育情况。
2、当孩子提出的问题由扩大与灾难化时使用。
3、孩子说起的问题属于发展性问题。如:告诉没有物权的观念的孩子“不告而取为之偷”。
4、把孩子说的很严重的词汇化为一般的,普通的、合于事实的描述,以代替病理化的描述。
5、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一般化技巧。
案例:
孩子说:妈妈我觉得我现在抑郁了。
家长的回应:孩子,小时候我也遇到过这样情况,和朋友闹了矛盾,一个人带在家里好几天,就是特别的烦,觉得生活好像没有希望了。但好像过几天就忘了。
孩子的反应:也许吧,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