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上一节我们讲到王导和王敦兄弟帮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中国南方地区暂时稳定了下来。
很多北方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下来到了东晋的地盘上。
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一直想着要寻找机会,向北方收复国土。
这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人就是祖逖(tì)。
祖逖年轻的时候在洛阳附近做过小官,他经常和自己的好朋友刘琨(kūn)一起谈论时事,有时候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都还不能入睡。
两个人经常相互鼓励说:“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我们两个人应该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来。”
有一次天不亮公鸡就开始打鸣了,祖逖听到声音醒了过来,高兴地把刘琨叫起来说:“这不是坏声音啊。”
于是两人就早早地开始练习舞剑,磨炼自己的本领。
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出处,现在用来比喻坚持不懈、
西晋灭亡之后,祖逖带着自己家里人和老乡南下避难,一路上把青壮年男子组织起来,保护那些弱小的人,大家都很信服他,愿意让他做首领。
等到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祖逖感到非常振奋,马上跟司马睿建议要带兵北伐。
这时候司马睿正专心开拓江南地区,根本没有心思去北伐,可是也不好直接反对他,于是就任命祖逖做了将军,却没有给他分配军队,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三千匹布和一千人的口粮,让他自己想办法招募战士和准备武器。
司马睿消极的态度并没有动摇祖逖的决心。
他从跟随自己南下的人中选拔了几百名愿意一起北伐的年轻人,带着他们渡过长江前往北方。
在大江之中,祖逖用力拍打着船桨,发誓要收复中原。
这就是成语“中流击楫(jí)”的出处,用来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意气。
祖逖在北方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和胡人的军队作战,接连打了很多胜仗,夺回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正当祖逖准备再接再厉,继续收复整个中原地区的时候,司马睿却担心他的势力太大,不受自己控制,于是就派自己的亲信来管理他刚刚夺回的北方地区,剥夺了祖逖的兵权。
祖逖尽心尽力为国家作战,却换来这样的结局,心里很不痛快,再加上劳累过度,不久之后就病死了。
这一次的北伐也就很可惜地半途而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