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奇才》这本书也是挺难啃的。当然,这是对于不是商业奇才的我来说而已。
但是,虽然难理解,虽然看得很慢,还是觉得很有收获。
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领域,和愿意与你合作的、规模最大、最富有的参与者合作,然后做你能做的任何事情去帮助那些伙伴成功。
感兴趣的领域,才会让人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做,而不是很苦逼的坚持。
如何找到愿意和自己合作做的参与者,本来就不容易。
而要找到规模最大、最富有的参与者就更不容易。
有趣的是后面一句,做你能做的事情帮助那些伙伴成功,
做到这一点的更是极少数人,在自己都不曾成功的时候怎么舍得花费时间精力去助他人成功?
然而神奇的是,助人者自助,先付出的,可能就是得到回馈最多的。
只是太多人参不透,更做不到,就以为不可以。
高效的社交需要小而精的社交圈
会对这句话留意,其实是和前些日子她去听了演讲后说过同样的话题有关,也和我经历的事实有关。
高效的社交,就是核心人物和团体快速有效达成共识,而不是大群体里左推诿右扯皮,说来说去,啥都没干成。
很多时候并不是人多力量大,而是人多麻烦大,特别遇上问题多多,只会质疑,从无解决办法的人,还会影响士气,拖后腿。
喜欢小而精的社交,简单明了有效率。
而你个人的核心社交圈才是体现你中间人能力的东西,同时它也体现你靠给不同的圈子牵线搭桥,然后查缺补漏赚取好处的能力。这份能力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让你可以对自己的圈子了如指掌,这样一来,你圈子里那些人素未谋面也一目了然。
这个章节提到的中间人,很奇怪的决定自己不经意的也再做中间人的角色。
为了做社群活动,公益活动,自己并没有能力也没有经验,于是总是求助于朋友们,大家互相幫忙,互相分享,事情也是很顺利成就。
不同的人和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只要互相配合,大家都事半功倍。
如果將各自的圈子作用發揮岀來,也是极有趣又有用的事。
這本書真的値得細細看,學習再學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