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种各样的微课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讲师,活跃在微信朋友圈里;通过微课的形式传播知识与技巧。而且课程宣传介绍都写得非常有吸引力,只要你想上进,想要学习,读完肯定愿意报名。不报名总觉得自己好像要错过什么,报名后听完学习内容,感觉也就那样,并没有特别独特的地方。即使觉得很好的观点,听完好像就忘了,而且听得越多焦虑感越强。
《罗辑思维》刚火那会儿,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听一集,直到罗胖做了得到APP,开发了很多课程后,我反而不再听了。不是因为内容不好,主要是选择性太多了,好像每个课程都想听。有的听过之后觉得挺有意思,想要研究一下那个领域,刚开始的时候还很有兴趣。可是这种好奇感变多之后就变成焦虑了,好像觉得自己哪方面都不擅长,但是想要做却又不知道从何处开始,最后就变成莫名的恐慌。
最近一两年火起来的微课也是这样,刚开始,大家的热情度都特别高,朋友圈也都是集赞的,转发的。最后参加课程时,也认真听了,有的觉得很好,还把课程中的PPT截图保存下来,想着后面可以单独学习。可是事与愿违,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微课的兴起跟之前,博客、公众号文章兴起的时候类似。刚毕业那会儿特别喜欢收藏文章,下载文件。文章标题大多是Excel表格操作技巧50个,文件大多是什么某类知识锦囊之类的。我记得当时毕业前我还在学校图书馆下载了好多学习资料和电子书,想着以后可能会用到。可是事实是U盘网盘存满几个G的资料,却从来没有打开学习过。
现在跟之前不一样了,获取一个专业知识相关资料的渠道太多了,而且很方便。而且知识更新迭代太快了,我们下载保存真的没有必要,如果当时不看完,不学习,以后也就不会看了。
微课也是一样,可能参加了很多,但是不见得每个都认真学了;即使认真学了,未必学后还记得。经验表明,大部分人从培训课程中学到的东西不到30%,最后能实践使用的不足10%。所以不要对一场培训给予太高的期望,培训只是打开的一扇窗,要入门还要看平时的功力。
被信息频繁轰炸后,我开始摒弃微课程;先系统性看书学习,先有自己的理解,不会的地方再学习课程。凡事不可贪多,不能别人在学什么我也学什么,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很关键,同时自己看书学习也很重要。任何知识只有自己理解了才能会用,有些逻辑概念如果不放在书中,联系上下文学习解读,单靠讲师嚼碎了喂我们,可能也不容易吸收,最后可能原样排出来了。
毕业后,不会再有老师告诉我们应该学什么,重点科目是什么;每个人的重点科目都不一样,可能对他来说重要的,未必对你重要。之前得到大学完成了第0期的学员招募,看到招募名单时我惊奇的发现,《得到》针对的客户群体是知识领域前20%的人群。得到大学第0期学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沟通的都是商业模式,运营思路,创新思维等,虽然行业不同,但是思维的底层逻辑有共通之处。要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是要先对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领域有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相比较而言《得到》对他们的帮助比对我的帮助要大很多。
这就是层次不同,理解维度不同,知识储备不够造成的结果。当然这里不是说要摒弃听《得到》,而是要分清楚主次,听《得到》只能作为扩宽思路的方式,但是不能成为学习的重要阵地。学习的主要方向还应当是自己系统性的阅读,实践,并通过不断反思才能得到收获。
从听到一个知识点,到系统性的学习这个知识点,了解它是怎么产生的,现在发展情况怎么样,如何去做,做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如果解决这些问题,整个过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学习不仅是听课记笔记这么简单,而是反复思考实践,找到问题点,再想办法解决,最终变成自己的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才能产生结果,否则听再多的课程也于事无补。特别是看到一些营销文案,上面写道,听完课程后有学员月收入1万,看起来非常有诱惑力,一时冲动就赶紧报名缴费,最后发现过程很艰难,坚持不了放弃了,钱花了时间也浪费了,最终什么都没有,这样焦虑感就更强了。
没有什么技能是可以速成的,任何技能的学习都需要经过反复试错总结,克服焦虑的有效方式不是报很多很多的课程,而是坚持自己内心学习的节奏,一点点总结,反思,实践直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