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得透亮的那个瞬间

2025年9年24日 星期三 晴

在二十多年的妇产科职业生涯里,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不知不觉地把别人的情绪、事情、生活,甚至工作,都揽到自己身上,当成是自己的“责任”。那种感觉,就像背着一个越来越沉的包袱往前走,明明已经喘不过气,却还觉得放下就是失职。结果呢,把自己逼得整夜整夜睡不着,焦虑像一张网,把人罩得紧紧的,有时候甚至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休息。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状态其实是一种模糊了边界之后的自我消耗。好在后来,我慢慢摸索着走了出来,人也变得轻松不少。如果说有什么关键转变,那第一点,就是学会了“明确责任的边界”。

以前的我,总觉得陪父母去医院是天经地义的事,就算工作实在抽不开身,心里也会充满愧疚,好像自己不陪着,就是不够孝顺。工作上更是如此,妇产科本身压力就大,再加上医院管理的职责,一旦遇到难题或者出现状况,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是不是我的责任?就连和朋友约着出去玩,我也没办法真正放松,全程都在观察有谁不开心、有谁觉得无聊,脑子里不停地转,想着要不要换个活动、调整下安排,好让每个人都满意。不知不觉,就把别人的情绪承接了过来,压在了自己心上。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要面对。父母的身体,他们自己才是第一责任人,按时体检、配合治疗,是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我能陪伴、能支持,但不能替代。工作也是一样,医院是一个系统,需要团队协作,出了问题不该由某一个人全盘扛起,而是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同承担。至于朋友相聚,本是轻松愉快的事,每个人出来玩,都有义务照顾好自己的心情,而不是把快乐的期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往往会更主动地参与事情的“建设”,而不是被动地等着别人来“照顾”或去“照顾”所有人。这并不是说要对身边的人冷漠,而是要分清:什么是我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不能把别人人生的重量,强行扛在自己肩上。想清楚这一点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仿佛整个世界都透亮了起来。

我不再因为“没照顾好谁”而反复内耗,不再自我拉扯。当我把一直向外投射的目光收回来,开始关注自己,才发现原来我的感官可以这么敏锐:我能察觉到自己什么时候是真的开心,什么时候只是“为了让别人开心”而表演出来的轻松。

在这段自我调整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用一个小方法,简单却有效:每当感到焦虑袭来,我就先停下手里的事,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试着去回忆一个曾经感到幸福的瞬间——哪怕它非常微小。比如某个周末的下午,我泡了一杯花茶,窝在沙发里看剧,茶香清幽,沙发柔软,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心里什么也没想,就是觉得舒服。又或者是下班路上,忽然闻到路边桂花的甜香,风吹在脸上,不冷不热,那一刻莫名就觉得,生活其实还挺好的。

当我努力回到那些瞬间,调动所有的感官去回忆细节,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藏着很多能让自己开心的元素,只是过去我总忙着关注别人,从没好好注意过。

其实,对抗焦虑,从来不是要我们变得冷漠或自私,而是把大脑里那个“优先照顾别人”的开关,轻轻拨到“先看见自己”这一档。当我们开始重视自己的感受,那些紧绷的情绪才会悄悄松弛下来。睡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好了。

尤其像我这样,父母都患有糖尿病,还有很多并发症,需要经常陪诊照顾;同时我又身兼医生和管理者,工作压力一点也不小。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大包大揽,不设边界,恐怕早就撑不住了。但现在我懂得了,关心父母,不代表他们的健康我要负全责;做好工作,也不等于所有问题都该我一个人解决。我能做的,是在我能力范围内尽力,但不过度透支自己。

有时候我也会提醒自己: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总把心思花在解读别人、讨好别人上,留给自己内心的时间就少了。一段好的关系,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牺牲换来的。与其耗尽心力去维持所谓的“好人缘”,不如先照看好自己,完成自己的成长与蜕变。这不是自私,相反,只有当我们自己情绪稳定、内心充实,才能更好地陪伴家人、支持同事、温暖朋友。

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只会让自己的生活面目全非。而当我们把精力放回自己身上,去珍惜心中那份热爱,去完成每一个微小而真实的进步,生活反而会朝着更踏实、更从容的方向发展。

如今,我依然会陪父母去医院,但不再带着沉重的包袱;依然认真对待工作,但不再独自承担所有压力。我学会了在疲惫时允许自己休息,在情绪低落时给自己一点空间。我不再试图讨好所有人,而是把温柔的能量,先留给自己。

如果你也曾经或正在经历类似的焦虑,希望你能相信:调整是可能的,轻松是可以慢慢找回来的。从一次次深呼吸开始,从一个幸福的小回忆开始,从今天起,多问问自己:我真正需要什么?什么能让我感到踏实和快乐?

焦虑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只要我们愿意一次次地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像对待重要的人一样对待自己,那些紧绷的日夜,总会一点点松开的。而好好睡觉,好好生活,本就是我们对自己这一生,最温暖的负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