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湾偶像剧《想见你》播出。该剧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演员也不是当下爆红的流量明星,但一经播出,就获得了无数好评,取得台湾的收视冠军,在豆瓣上也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由于这部剧播出时我正处于高三,没有第一时间追这部剧,但是仍在朋友圈、微博等媒体平台上接连不断地看到关于这部剧的相关内容刷屏,剧中伍佰的那首《last dance》也被带红。暑假期间,带着“这部剧为什么能这么红”的问题,我补完了《想见你》这部剧,对这部剧好评如潮的原因也有了一定的思考。接下来,我就来简要分析带动《想见你》走红的社会心理基础。
首先,这部剧中的爱情模式符合大多数女性心中的理想化爱情。《想见你》的定位还是一部爱情偶像剧,人物形象也符合传统偶像剧的设定。男主高大帅气、阳光专情,男二温柔体贴、善良细腻,演员的选择也都是符合大众审美的帅气男星,女观众或多或少都可以在主要的两位男性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理想型”的映射。同样,剧中的爱情模式也符合大多数女性对爱情的幻想,男主李子维,为了追寻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自己的时代(1998年)的女主黄雨萱,在穿越回女主的时代(2019年)后,努力地学习美术,只为考到女主的大学,离女主更近一点,继续追求女主。在正常的时空里,40岁的李子维仍默默关注27岁的黄雨萱,搭乘她每天下班要乘坐的大巴车,黄雨萱也一直忘不了因为一次空难而去世的前男友王诠胜(王诠胜体内的灵魂就是李子维穿越过来的)。不管怎么穿越,这部剧的核心仍然是李子维和黄雨萱之间的爱情故事,没有背叛、第三者,所有的离别都只是因为不可控的时空变换,这种非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伤感,就更加衬托出纯洁美好的爱情。这样忠贞、专一、长久的爱情,是大多数女性所向往的理想化爱情,她们很容易被剧中的爱情模式所吸引、所打动。
其次,这部剧也为观众提供了很大的代入自我的空间,使观众产生共鸣。很多人的现实生活大多都是波澜不惊、枯燥乏味,也经历了很多不圆满。在多媒体发达的现代社会,观众们更习惯于在虚拟的故事,特别是影视作品中获取精神养分。大多数观众在看剧中总是会把自己代入其中,“想入非非”来填补自己现实生活的空白。
第一个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是时空共鸣,对以往、现在、未来美好时空的共鸣。这部电视剧有两个主要的时间节点,1998年和2019年,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就为共鸣感产生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1998年的场景,主要围绕高中生活展开,有传统的校舍、干净的校服白衬衫、课间的便当、搭机车的帅气少年。近些年,校园剧层出,也反应了观众对校园生活的关注和追忆。正处于学生时代、还生活在校园中的观众,自动就将自己代入电视剧中的角色,幻想自己是剧中的某个人物,过着剧中人物的高中生活,这样的高中生活惊险离奇又浪漫动人,可不比大多数人现实中的平淡枯燥校园生活有趣得多。而2019年中的场景主要是职场生活,学生观众会通过职场生活的场景对未来产生向往,而已经步入职场、年龄稍大的观众通过这部剧,也能看到自己的现状从而产生共鸣,这一观众群体随着主角的穿越,在自己的回忆中也穿越回了学生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被现实的琐碎缠身,更急切地要在其他载体中获得精神的慰藉。从复杂现实的成人世界回到纯洁美好的学生时代,为他们提供了强烈的亲切感。随身听、磁带、伍佰一类具有年代感的元素,更是唤醒了部分观众对少时的美好追忆,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洗涤。
在人物的设定上,多元的人物性格也为观众提供共鸣空间。1998年的陈韵如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抑郁消沉;2019年的黄雨萱活泼直率、生动又勇敢。虽然性格迥异,但陈韵如能得到莫俊杰温柔细腻的喜欢,黄雨萱也能得到李子维执着的爱。在影片的最后,她们都获得了最好的结局:陈韵如找到了自己,不再自卑阴郁,黄雨萱也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观众们多多少少能在多元的角色中找到自己,通过她们的经历,一定程度上消解自己身份的迷茫、对现实的困惑,在填补现实的精神空缺的同时,也获得面对现实中不美好的勇气。
最后,尽管这部剧的核心仍是爱情偶像剧,但它巧妙地杂糅了很多不同的元素:烧脑的穿越、惊险悬疑的凶杀,这是《想见你》从一众小清新爱情影视剧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观众面对层出不穷的“傻白甜”爱情偶像剧,同样的套路、无脑的剧情,一眼就能猜透的故事走向,早已厌倦,他们需要更高智力的影视作品。而《想见你》中设置了多条穿越路线,在最开始会让观众感到困惑,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几位主角深陷穿越的环境同样也害怕又惊讶。随着故事的推进,这几条穿越的线路才越来越明朗,观众也才会渐渐明白这一场场穿越背后的规律。黄雨萱穿越回1998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为了找回当年杀害陈韵如的凶手,调起观众迫切想要知道真相的心理。环环相扣、一步步逼近真相的剧情都吸引着观众,使观众产生对故事走向的好奇,促成强烈的“追剧”意识。其中,夜晚黑暗的教学楼、阴森的笑容、变态杀人犯、女学生被离奇杀害,这些恐怖悬疑的剧情使得这部剧不再单调,不只有谈恋爱的剧情,还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感观和情绪。这些元素满足了观众在娱乐化和低智化的影视作品环境中,对高智商艺术产品的需求。
以上三个因素就是我所分析的,《想见你》这部电视剧走红的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基础:大众对理想化爱情的普遍向往、渴望在影视作品中得到现实的共鸣和慰藉、对影视作品更高智力的需求。尽管这部剧的剧情设置、人物设定、音乐穿插、服化道的配置都很出色,但也不可否认,它充分迎合了当下的社会心理,这也是它走红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