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忧郁是一种天赋

如果忧郁是一种天赋,我应该是满级。

从小我就很容易忧郁,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因为缺爱。

我出生于90年代,北京郊区的一个普通家庭。

不算贫困,但也绝不富有。

我的母亲是一个个体户,每天早出晚归,父亲当时的工作我至今不清楚,总之也是一样的很少见到。

在记忆中,我是跟着奶奶长大,身边的亲戚也是一直这么说。

虽然没有经历饥饿和寒冷,衣食还算无忧,但是我总觉得回忆起来,并不觉得快乐。

我自觉是因为缺少爱。

父母忙于工作的疏于陪伴,让我觉得很孤独。

我理想的家庭,是放学后父母能在家陪伴的,哪怕是各忙各的,但至少在家。


而且我也没什么朋友。

小时候住的地方类似一个胡同,附近几排的同龄人很少,而且基本都是男孩。

我印象中也和他们玩过,但不是很能玩到一起,回忆起来也不是很愉快。


我大部分放学后的时间,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

看电视大概是我童年记忆中唯一算得上愉快的记忆。

我沉浸于那些华丽的世界,那些丰富的故事,充分调动我的情绪。


我跟着《数码宝贝》一起冒险,跟着《百变小樱》一起收服库洛牌,在那些故事中,我仿佛身临其境。

也行因为这些,奠定了我沉迷于虚幻世界的基调。


我的MBTI是INFP,据说性格远离于人,有种脱离于这个世界的疏离感。

确实,现实世界的大部分事情我都不是很感兴趣。

金钱,名利,权势。

与我而言更像一种名词,我找不到他们代表的意义,也不是很感兴趣。

我更向往的是,理想的世界,充斥着热血,勇气,真诚和冒险。


我探索人活着的意义,寻找自我。


我想我终将与这个世界,与自我和解。

但不是现在。


我在探索,在观察,在感受。


我不知道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我还没有得到答案。

又或许,追求的过程本身,已经是一种答案。


我喜欢思考人生,

又或者说是习惯于思考人生。

在马斯洛需求中,我从一开始追求的就是爱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需要爱,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但我感觉并没有得到。


其实我的父母也不是不爱我,只是他们传统的爱,受限于他们的经历、见识、人生感受的爱,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我看见现在的小朋友,在父母的的陪伴下出去玩,我想,这很幸福。

我看见有的父母出门回想起给在家的孩子买点好吃的好玩的,我想,这很幸福。

我看见父母操心孩子的课业,辅导他们功课,带他们上辅导班,我想,这很幸福。


我当然也有幸福的时刻,比如小时候过生日,爸爸妈妈会带我去拍生日照。

比如小学某次六一,他们带我去游乐园,虽然那次因为没让我玩想玩的项目结尾并不是很开心,但那是我记忆中他们唯一一次带我去游乐园。


想到这里,我又感觉很忧郁。

我为那个希望父母陪伴,带她出去玩的孩子感到忧郁。

我认为她值得得到这一切,但是她却没有。


而现在她已经不需要了。


我当然还记得其他幸福的时刻,但不知道为什么,总伴随着忧郁的色彩。

或许是因为父亲去世的缘故,这些回忆总是带着淡淡的悲伤。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爸爸接我晚自习回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车,他骑车摩托,在校门口等我。看见我出来……

就像某一次我早已毕业多年,晚上路过校门口,一个父亲说:“闺女,在这呢。”

我感觉五味杂陈,难以形容。

我知道自己拥有丰富的、充沛的情感,但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它们。所以我总是感到很忧郁,感到没有人理解,感到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想思考他真不是个好东西,他总是令人难过。

不如做一个及时行乐,活的自在快活的人。


为什么要思考过去思考未来,让自己活的不自在呢?

我也不知道,也控制不住。

我想文字是我唯一能想到的,表达自己的东西。

我也许想寻求一点共鸣,一点理解。

也是想记录自己,想在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痕迹。


让这个世界记得,曾经有一个容易忧郁的人,存在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