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理由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1983年9月的一天,一位名叫波切那的艺术品经销商与加利福尼亚的盖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接洽,称有一尊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少年大理石立像。这尊雕像近7英尺高,保存得几乎完好无损。波切那开出的价格直逼1 000万美元。
盖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态度谨慎,他们借来少年立像,并展开了细致缜密的调查工作。首先,这尊雕像的特征与其他已知的少年立像的特征相吻合。并与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的《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 ,制作的年代和地点相符。
另外,雕像的出土细节无人知晓,但波切那向盖蒂博物馆的法律部门出具了一沓有关雕像近期背景的文件。据文件显示,此雕像是一位瑞士内科医师劳芬布格尔从一位赫赫有名的希腊艺术品经销商罗苏斯处购买的,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收为个人珍藏。
马戈利斯是加州大学的地质学家,他使用一台高清立体显微镜,花了两天的时间来检查雕像的表面。并将样本使用电子显微镜、电子微探针、质谱测定法、X射线衍射仪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其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雕像使用的材料是白云质大理石,这种大理石来自希腊萨索斯岛上一个名叫瓦锡角的地方,并且雕像表面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方解石。
马戈利斯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白云石转化为方解石所用的时间需要成百上千年之久。换句话说,这尊雕像历时已久,绝非近期制造的赝品。
盖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心满意足,于是,在展开立像调查的14个月后,他们一致同意,买下这尊雕像,并于1986年秋季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 故事来自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眨眼之间》
博物馆为什么会买下雕像?他们买的是真的吗?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出博物馆之所以买下雕像的三个关键点:
- 雕像的制作年代与风格与已知那个年代的雕像风格相符。
- 雕像的石材出处和石材质地的形成时间是无法伪造。
- 完好无损。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被忽视或者很难证实的关键点
- 雕像的出土细节无人知晓
但最终,博物馆还是忽视了这个疑点,选择相信雕像是真的。博物馆的选择是对的吗?
从已有的信息来看,我们还无法判断博物馆的对错,但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博物馆方面可能会范两个直觉性偏见:
人的大脑思维模式决定了人的信任多于质疑
对小数定律的忽视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的大脑具备怀疑能力,但持续的怀疑会让大脑很疲惫。所以,当怀疑产生后,如果 一直无法证实,我们的大脑就会更容易接受那些连贯、合理、有依据的信息。
故事中,对雕像模糊不清的来源,是不能被明确的信息。而雕像风格、材质的时间变化,是有理有据,可明确的。所以,在不太明确和明确之间,博物馆选择了信任明确的信息,而忽略不明确的信息。这就是 信任多于质疑。
另外一个直觉偏见是,博物馆可能只关注雕像本身而忽略了来源。这就是之前一篇 凭直觉买股票一定是错的吗? 中谈到的 小数定律:
“在一次面向300名老年人的电话民意调查中,有60%的人支持总统。”
我们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是:老人支持总统。但实际上如果数据只来源于 300 个老人,那这个结论就是有问题的。在这个故事中,雕像本身就像老人,雕像身上的所有数据可能都是对的,但如果来源有问题,也将对雕像的真伪产生影响。
如果博物馆方面在作决策时存在这两个 直觉性偏见,就有可能因为这种偏见而买到假货。
事实是这样吗?故事还没结束,我们接着往下看:
时任盖蒂博物馆理事会委员的意大利美术史学家费德里科·泽里,在受邀赴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室参观立像,不知不觉间,他的目光停留在立像的指甲上。虽然一时间难以名状,但他发觉这指甲看上去颇为别扭。
第二个发现问题的,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希腊雕塑专家伊芙琳·哈里森。盖蒂博物馆决定购买波切那的雕像前不久,她就在洛杉矶参观过展馆。时任馆长的阿瑟·霍顿带她去看立像。她回忆道,他刷地一下把覆在立像头顶的一块布掀开,说:“看,这雕像现在还不是我们的,但几周后就属于我们了。" 然后我说:“ 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
哈里森当时看到了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在霍顿掀掉布的那一瞬间,哈里森油然而生一种预感,一种什么东西不大对头的直觉。
几个月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前馆长托马斯·霍文来到盖蒂的修复工作室参观立像。每当看到新的艺术品时,霍文总会将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词记录下来,而初见少年立像时脑中浮现的词汇他至今记忆犹新。他回忆说:“那词是‘新’。” “新”,这可不是面对一座有两千年历史的雕像时应有的反应啊。
专家的质疑可信吗?
三个看过雕像的专家,都不约而同的产生某种质疑,但都没有任何依据,仅仅是一种 直觉。所以,要想知道专家的质疑是否可信,就要确定专家的直觉是否可信。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直觉的产生。
在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将直觉定义为人在判断过程中,对大脑中已有信息的调取。
怎么理解呢?这有点像我们对蛇的恐惧。以孩子为例,即便是从没见过蛇的孩子,他们也“怕”蛇,这种“怕”就是大脑 已有信息 被调取后形成的反应。
故事中,三个专家的直觉就来源于他们大脑中已有的信息,这种直觉属于 经验性直觉。
加里·克莱因在《力量的源泉》一书中提到过象棋高手、火场指挥员、内科医生所做的快速决策和选择就属于这种经验性直觉。
经验性直觉是专业人士在长久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习得的一种能力。
实践证明,这种直觉的 准确性很高。比如火场指挥员,他们总是能在危机发生前提前预知可能的危险,从而使救火人员避免危险。
再比如象棋高手,他们有能力准确判断出尚未发生棋局走势,并根据走势去调整自己的行动。这样的练习就会让他们形成非常准确的直觉,帮助他们在对弈过程中减少失误。
故事中的三位都是雕塑领域的专家,都具备很强的经验性直觉。所以,即便没有什么依据,他们的直觉依然有 很大的可信度。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博物馆方面 14个月的调查 还不如这些专家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
显然不是,专家的直觉也不完全是对的,因为专家的直觉也可能犯错,比如:
- 强迫性直觉错误
- 直觉启发式错误
这两种直觉错误都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时候发生的。
强迫性直觉错误 是指专家们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看到的,比如故事中的“新”的感受,由于对自己专业水准的自信,“新”会让他忽略更多线索,而坚持自己的直觉。
直觉启发式错误 是指当“新”这个印象被植入后,专家就会在不自觉中用“新”来替代很多问题,而这种替代的发生是无意识的,就想我们很难察觉自己看到张三的背影就知道他是张三一样。
所以,三位专家的直觉也并不完全可信。
以上两个直觉错误的概念与解释来自《思考·快与慢》。
博物馆和专家到底谁是对的?
在《思考·快与慢》中提供了两条 直觉有效性 的判断依据,分别是:
-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来解释一下这两条直觉有效性的判断依据:
第一个:我们可以把有规律可循的环境理解为象棋、火灾现场、开车等场景。
无论是象棋、火灾现场,还是开车,这些现象场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拿开车为例,弯道刹车就是在有规律可循的环境中发生的,即我们轻踩刹车或者重踩刹车,产生的效果是可预期的且不易发生改变的,且开车的人在经历过多次练习后就能掌握这种规律。
这与预测股票市场的走势不同。比如,当某条件是支持股价上涨的,但股价却没有上涨,这样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规律。因此,在这样的现象场景中,直觉的判断就是 无效的。
再回到我们的故事中,雕像的真伪判断,实际上也是在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现象场景中,但双方却因为依据(一方依据已掌握的信息,一方依据直觉)不同,给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答案。到底谁对谁错呢?我们来看故事结尾。
经查,那封被盖蒂一方的律师将瑞典内科医师作为确定立像来源的信件,其实是伪造的。其中,一封年份为1952年的信上所用的邮政编码,在其后20年才启用;另一封标明为1955年的信中所提到的银行账户,也直到1965年才开户。历经数月的调查研究,人们原本认定这尊少年立像的风格与《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同属一类,但这个判断也站不住脚了...
科学分析师那番立像表层经由成百上千年演化而成的言论,事实并没有之前所说的那么绝对。经过深入研究,另一位地理学家得出结论:只要使用土豆真菌,人们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将白云质大理石雕像的表面“老化”。
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专家的直觉胜过了博物馆掌握的信息。
在这里,不得不惊叹这些专家的直觉,完全秒杀了博物馆14个月的努力。似乎很神奇,但实际上,这种准确直觉只是因为符合了上面提到的 直觉有效性的判断条件 。
即雕像的真伪是有规律可循的,且这种技能是可以通过练习掌握的。
说到这里,标题中提到的那个 理由 也就有了答案。专家的直觉是否可信,不完全取决于专家的专业能力,更多是他们研究的领域是否符合 直觉有效性的判断条件 ,即有规律可循的,且这种规律是可以通过练习掌握的。
在这里举一个反例,比如说股票市场,这个市场就很难有一套稳定可循的规律,所以就不符合直觉有效性的判断条件。那么,对于这个市场中,专家的直觉性言论就要 格外小心。
理由说完,我们来总结一下:
整篇以一个故事的发展来呈现直觉在判断真伪过程中的作用。直觉在这里扮演了双面角色,既可靠,但又有缺陷。
博物馆方面相信已掌握的信息并没有错,但他们可能犯了 小数定律 的直觉问题,即忽略了来源而只去关注雕像本身。反过来,就像我们知道某条新闻是出自某个利益集团的控制,我们就很难再相信这条新闻的内容是一个道理。
专家们给出的难以说清的直觉,虽然最后的结果证明他们是对的,但在答案未揭晓之前,他们也可能范强迫性直觉错误,或者直觉启发式错误。就像下面这幅图,如果你不去测量,你一定会认为,远处的那个身影是最高的。
直觉的这种既可靠,但又有缺陷的特点,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念头:即它根本无法用于正确的判断,专家最后之所以能凭直觉获得正确的答案也仅是运气而已。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文章的第三个环节我们谈到了 直觉有效性的判断条件 :
-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如果专家本身,以及他研究的领域符合上面这两个条件,那么,由他产生的直觉就会有价值。本篇的这个故事就印证了这一点。
最后,希望通过阅读本篇,能让我们知道如何辨别,哪个专家的直觉性言论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