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制药基地的新负责人总算走马上任,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针对的是上下班的时间,上班时的纪律,还有门口的秩序。在此之前,总公司在市里已经邀请了各路记者,就“制药基地合理排放”召开了情况说明会。虽然没有显示出正式的检验报告,但是与会的媒体朋友们似乎都调转了舵头,纷纷澄清之前的报道。对于制药基地在事实没有澄清之前就被无端指责,各家报社还有电视台纷纷表达了同情,并声称会努力配合并积极宣传相关部门的调查进度,争取早日还制药公司以清白。
这些市里面发生的事情,先一步传到了西镇各大单位,所以之后的几天里面都没有任何镇上的记者来采访。虽然农户们还是日复一日地前来抗议,但是声音却越来越小,因为参加的农户也是越来越少。想来也是,地里的作物哪里能晾着?有些受损较少的农户眼见着抗议没有效果,检验结果也迟迟未到,纷纷退出队伍,专心务农了。
与此同时,东乡和西镇的领导们都去市里开一次会,据说回来时脸色都不好看。乡长和书记虽然明面上面没有说这些农户,但是,原来免费提供的标语还有中饭都停止了。因此,又有一部分农民退出了抗议的队伍。
等东乡的农户收到消息,说制药总公司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已经又是几天之后了。农户们看来倒是简单,没有检验结果之前,一切都没有定数。只要接着抗议,一定会讨回公道。
这天上午,抗议的农户们刚刚到位,正在整理标语还有存放中饭的冰盒时,制药基地里面突然走出来几个人。为首的人文质彬彬,金边眼镜戴得一丝不苟,正式制药基地的新负责人,后面跟着的是两名车间主任,还有七八个年轻人。只见新负责人和车间主任都停在大门里面,这几个年轻人却绕过他们准备出基地。门口的保安似乎记起来关于上班时间不能随意出入的新规,正准备阻拦这几个人。但是新负责人一示意,保安稍稍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
这几个年轻人一出基地大门,就伸着脖子在抗议的人群里面看来看去,活似在菜场里面挑菜一样。幸好一人只需要挑出自己的一棵菜,才没有花太长时间。其中几个年轻人找到“菜”之后,就旁若无人地挤进不大的人群,像是离群的小鱼回到了鱼群一样。不过很快,鱼群又分成了两份。
这几位年轻人各自拉着一位抗议人士走出人群,走到一边,剩下的人瞬间变得单薄起来。拉着抗议人士的年轻人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色,好像中了大奖似的。反观那两位没有找到“菜”的“小鱼”,面色则无限懊恼。
原来,来抗议的农民里面有好几位是这几个年轻人的父母。他们地里面的庄稼或者果树,或多或少有些受损,但这并不是他们来抗议的真正原因。农民的思想守旧,自己辛辛苦苦整出来一片地,每年的收成也稳定起来,就想着让自己家里的子女来继承家业。毕竟在他们眼里,踏踏实实地种植,总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他们的子女吃不得一点下地的苦,大学高中毕业都死志不愿意回乡。但在外漂泊几年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找不到”心仪“的好工作,只能“屈就”父母的意思回到地里,过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
这几位父母看着虽然着急,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思量着干着干着就有了感情,尤其是有了收成之后。结果小半年没过,这制药基地就开始招人了,条件待遇也都不错,就一下子打乱了这些父母的“良苦用心”。几个年轻人一合计,去制药基地上班,虽然也还是工人蓝领,但是在企业上班,比在家务农说出去好听。再者,基地里面都是年轻人,大家在一起比天天面朝黄土有意思多了。
于是乎,几个年轻人,凑了车费就风风火火地来了西镇,至此就再没有回家。家里的老父老母甚是担心,私自来了几次也都被拒之门外。适逢乡亲在说地里收成收了制药基地的影响,心中暗暗计较着若是大家一起去抗议,兴许能整倒制药基地,让子女们回乡,至不济也能时不时看看孩子过得怎么样。
结果就在这几位的“煽动”之下,组成了抗议队伍。实际上,他们对检验结果是完全没有底。但是脏水已经泼出去了,自然难收回来,就只能顺水推舟了。
新负责人见在场各位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想着自己出场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