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全脑教养法》推荐

全网同名

目录:

一、我与本书的故事
二、导读部分
三、书里说了什么


  一、我与这本书

        昨晚,在看完直播课后,打开了久违的豆瓣酱,哦不是,豆瓣网。一打开,这条消息就在网页最顶端,我果断截图保存。

        这习惯也出于对那些好学者的敬佩,我想,每当看到类似画面时,自己该从中学到些什么?

        对于书籍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它是能够治愈一切心绪的良药。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因书籍受益,很多家庭也因书籍受益。

豆友发图
  二、导读部分

        从孩子做作业,到练钢琴、学画画、练舞蹈,甚至是出门学武术或其它体育运动,都需要家长陪伴孩子共同完成。父母恨铁不成钢,孩子厌学叛逆,如何将“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转化成其乐融融的和谐家庭?

好评如潮

        当我们为孩子的教育、成长一筹莫展的时候,国外的“发展式教育”理念已经风靡欧美各国,并改变了上万家庭的养育方式。而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知名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的经典著作《全脑教养法》中,就着重谈到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构建“开放式大脑”这一概念,这是“发展式教育”的必经之路。全脑教养从五个纬度全面梳理整合,你将从中学会如何帮助孩子整合大脑。孩子大脑一旦合成一个整体去运转,也就找到了自我驱动的能力,学习也就变成了自愿、自发、自动的行为,那么你培养出来的将是一个心智健康全面的“中国好少年”。

  三、书里说了什么?
先来一张图

        1. 横向/左右脑整合:认识情绪,安抚情绪。

左脑–偏向语言,渴望秩序及求实的、逻辑的;
右脑–非语言的,负责发送和接收肢体语言信号,达到沟通目的。
具体方法:
①聆听与关注(认识情绪)
②引导孩子复述故事(安抚情绪)

        2. 纵向/上下脑整合:教会孩子自我控制。

下层大脑–负责基本功能(比如呼吸、眨眼) 、与生俱来的反应、冲突(如躲避、打斗)、以及一些强烈情感(如愤怒和恐惧)
上层大脑–负责高级分析思维,自我    认识、思维决策、情绪控制、共情及道德等。
具体方法:
①动脑莫动气(唤起上层大脑)
②越用越灵光(锻炼上层大脑)
③运动改造大脑(让脑子活起来)

        3. 整合记忆:建立完整的心理拼图。

外显记忆–意识层面的,回想过去的经验,如讲故事。
内隐记忆–建立特定的心理模式,以过去的经验为前提。
具体方法:
①思维遥控器(重演记忆)
②提问和鼓励(加深记忆)

        4. 整合自我:让孩子更具有专注力。

专注重塑大脑–大脑具有可塑性,随着我们的体验和注意力的改变而进行调整。新建立的神经连接,会反过来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大脑结构会根据注意力的指向而发生改变,因此,专注可以重塑大脑。 
整合–运用第七感,关注呼吸,回归本源。采用更加广阔的视角,发现更多的外围面向,将这些不同的面向融为一体,从本源出发整合大脑, 让大脑整合运作。
具体方法: 
①浮云原理(教孩子了解真实的内心感受) 
②情绪调色板(教孩子正确理解内心感受) 
③培养专注力(新的体验或专注于某事)

      5. 整合自我与他人–与人协和的关系

共情–联结他人的心灵。包括拓展思维、整合自我大脑之外,多角度看待事物了解他人的观念等。创建积极的心理模式–比如沟通、倾听、理解面部表情、非语言信息、分享和牺牲。
具体方法:
①亲子互动(让家庭充满幸福感) 
②共情力 (站在他人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就是这本

总结:

        1. 左右脑分别代表着刻板和混乱,帮助孩子连结左右脑,才能同时避开刻板和混乱,从而达到中庸之道。

        2. 把大脑想象成一座两层小楼,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位于较低的部分,从脖子的上端到鼻梁的位置。

        3. 帮助孩子处理难受体验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了解一些记忆如何在大脑中运作的科学知识。

还配有漫画哟

        注:本书中反复提到父母的“自我整合”也是帮助孩子重塑自我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另外这本书的最后附有各年龄段儿童全脑教养指南,非常详细,宝妈宝爸们值得一看哟。

        本文首发公众号:致浪解忧馆
        谢谢阅读,再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