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浅记142]作者:杨倩文
1.
关于酒色财气,认知不同,感受不同。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拜访他的好友佛印和尚,恰值佛印外出,苏东坡就在禅房住下,无意中看到了禅房墙壁上留有一首佛印题的诗,其诗云: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后,另有所思,就提起笔来在佛印的诗旁边附和了一首,他写的是: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又一日,宋神宗赵顼(xū)在王安石的陪同下,来到大相国寺游览,他们看到了佛印和苏东坡的题诗,感到颇有趣,神宗就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随即应命,挥毫泼墨,写道: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宋神宗大为赞赏,也乘兴题写了一首,他写的是: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这一组关于“酒色财气”的诗,由于作诗人所处的立场和格局不同,对于同样的酒、色、财、气四种事物也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个是佛家思想,一个是中庸之道,一个是贤相的眼界,一个是王者的格局。认知不同,感受不同。
2.
常言有:酒色财气歌
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只要你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惹祸的根苗。
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杀人的钢刀。
酒无不成礼仪,色无路静人稀,
财无不成世界,气无反被人欺。
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乃英豪。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3.
这些无不告诉我们:
“凡事有度,过则无益”。
现在的人都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感情深,一口闷”诸如此类的敬酒词,多不胜数。酒是不是好东西,答案当然是,酒是人们最初用来助兴的,后来演变为消愁,但不管为什么而喝,我们都要有把控能力,不让酒变成穿肠毒药,借用一句老话,酒虽好,不要贪杯。
毕竟我们身边就有喝酒喝毙命的案例,那些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喝酒不能开车,喝完酒不能洗热水澡,还有知名的“头孢就酒,说走就走”等,必须把握好度,不要贪杯。
色:大家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三十六计里面有一计叫“美人计”,为什么这条计屡试不爽,就是因为色令智昏,一个色字,就足以把人击垮。翻翻历史,且不说一般的王侯将相,光是因好色亡国的帝王就不在少数。古人造这个字,就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一定不能和色字沾边,这是刀口舔蜜,火中取栗,不要让色变成了你的刮骨钢刀!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有钱没钱,都要知道一句话,“小富由俭大富由天”,努力奋斗,千万不要让财成为生活的枷锁。
何为气,借用当年一位网红的话,那就是“年少轻狂不懂法,一进监狱全都是傻”。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则无忧”。忍字下边是个心,怒气发泄前先斟酌表达方式,缓和下来再沟通,借用佛家的那句:有气不生气自消。
凡事有度,过则无益。
4.酒香夺志,色满销魂,财迷心窍,气断山河。酒是人生的口腹之欲,色是人生的迷情之欲,财是人生的贪婪之欲,气是人生的迁怒之欲。
酒色财气人生节,看透的人有大智慧。
附:古诗每日一背(23)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