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讲了个心理现象:当人引导某些人去思考某个行为对自己的身份会造成什么影响的时候,一般来说,他们会更加在意违背(而不是顺应)社会规范的代价和好处,也就是说,要从违背他心目中的社会规范的角度去遣词造句,这样的效果要比顺应的角度更见效。
举个例子,一个领导想让下属养成开会准时的习惯,他得先调查下大家对“开会迟到现象是否普遍”的印象。如果大家印象是迟到经常,那么这领导应该说“按时参会的员工具备哪些积极正面的特质”;如果大家认为开会迟到不常有,那么领导强调的重点是“迟到的人有哪些负面特质”。
话就这么点差别,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是不是满足人内心的某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