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很好玩的小故事,名字叫《一个模范丈夫的自述》:
“昨天和她下象棋,五招之后,我便胜局在望。结果她把脸拉长了,硬说马可以走‘田’,因为是千里马,我忍了;又说兵可以倒退走,因为是特种兵,我也忍了;更过分的是她的车居然可以拐弯,还振振有词地说‘哪有车不能拐弯的’……这些我全部忍了,继续艰难地锁定胜局……但最后,她竟然用我的士,干掉了我的将,说这是潜伏了多年的间谍。她最终是赢了……于是,她愉快地去拖地、洗衣服、做饭。”
其实,爱情里没有输赢,只有“共赢”,或者“共输”。
年轻的时候,泛滥的情绪经常会挑拨恋人之间的关系,让你变得好斗、善战,让你错误地以为,只有逼着对方服软了才能证明他是真心的,只有寸土不让才能证明自己是有尊严的。
然后,你们在狠话之后日渐沉默,在冷战之后越发疏远。最终只能摆出一副“和爱情同归于尽”的样子,看着这份感情慢慢走到“收不了场”的地步。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其实是有六个人在场。即各自眼中的自己,各自眼中的对方,以及各自真实的自我”。
这也注定了相爱容易,相处很难。
所以,很多情侣关系的走势是这样的:一开始的时候如胶似漆,恨不得分分秒秒都黏在一起;慢慢地,觉得对方身上的光环逐渐暗淡了;再慢慢地,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和“都是因为你,我才这么做”这样的抱怨,以及“你想多了”和“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辩论。
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升级的“战争”:女生因为男生的某些言行而生气;男生解释了几句,但心里不服气,觉得这种小事没必要大惊小怪;女生不断地强调,惹她生气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男生的态度;男生开始不耐烦,觉得女生是在小题大做,是在无事生非;女生认为男生变了,变得不爱自己了;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只是等着对方服软。
吵架谁不会呢?发脾气谁不会呢?难得的是在吵架的最高潮,有人勇敢地结束了这场战役,阻止了伤害的扩大。那句能让你瞬间崩溃的话到了嗓子眼的时候被他咽下去了,局面被他控制住了。
几乎所有健康而又长久的伴侣都是这样来经营爱情的:
“我愿意给你伤害我的权利,但我坚信你不会这么做,即便你做了,我也相信不会再有第二次。
“我知道你身上有哪些臭毛病,也知道自己没好到哪里去,所以我愿意改一些,你也会改一些。
“我们逐渐意识到:原则和底线不再是那么死板,妥协和退让也不意味着软弱。我们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一部分自我,但都甘愿认为是爱的代价。”
愿你在这个必须拼得你死我活的世界里拥有一份不怕变质的爱情,也愿你有幸在某人平淡无奇的生命里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