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迄今为止,《莱伯维茨的赞歌》仍然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后启示录作品。没有之一。
《发条女孩》格局不够开阔,需要一个三部曲来支撑扩充;《来自新世界》单纯靠着情节取胜,结果本末倒置,失去了后启示录作品应该具有的深刻;《美铁之战》系列,也同样如此,背景设定好了之后,就抛在了一边,上演无休无止的宫斗,乏味无聊。
至于《末日邮差》,则是非常好的平衡了设定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书很薄,三百页左右,故事也是很简单。所有的情节都紧紧扣住“末日”的背景展开,没有过度的讨论人性,没有设计太多阴谋,绝大篇幅集中在主线。唯一的故事,就只是人们遭遇大灾难恢复重建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这种简约与克制,正是这部作品的精彩所在。这正如《莱伯维茨的赞歌》相同。
二
和其他的作品不同,这本书发生的时间,仅仅是灾难发生的17年之后,所以很多人还怀有对着正常社会的记忆印象,可以因循去重建正常的社会,恢复原来的秩序。但就是离着灾难不远,还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作者就给我们展现了,在特殊情况下,人类在短时间可能会走向何种的境地。
男主人公戈登自然独树一帜,他就是孤胆英雄,他不需要任何的社会关系,单纯依靠自己的实力,就能生存下去。当然,这也是他的运气,在书的一开头他就被抢劫,但是侥幸不死。
更多的人则是团结起来,建设了自己的家园。像是汤普森女士的社区,奥克利其镇,俄亥俄大学,卡玛斯山谷,甚至是反派的霍恩主义者们,也建立了自己的社团。而这些看上去雷同的社群深层的凝聚力与目标,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这种千差万别,造成了整本书的冲突。
安全的考虑是所有社区的基础。但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发展方向上,却各有不同。奥克利其镇就是传统的美国小镇,一直维系着灾难前的秩序,也向往着恢复之前的世界;俄亥俄大学,则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给人以虚妄的幻想,让人勉强团结起来,静观其变;卡玛斯山谷,作者明确的就说他们是新的“嬉皮士”,无政府主义,现实中的无秩序,反而提供了他们实践理想的空间;至于霍恩主义者们,则是希望利用武力,在北美大陆上建立一个等级制的帝国。
这些社区对于未来的展望不同,也就给了男主人公不同的对待。与这些团体的互动,也就成为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三
之所以说这本书是《莱伯维茨的赞歌》的前传,一个原因就是戈登可以与传说中的“莱伯维茨教士”两者合二为一。当然,在细节上来人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同样的,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着灾难之后混乱无序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想象。
莱伯维茨是通过建立修道院,以教士的身份保存知识积蓄力量,为人类留下文明的种子。而戈登则是通过自己的跋山涉水,试图在北美大陆重新建立起邮路,将散落在美国的各个社区联系起来,让这些单独的社区再次聚集,重建原有的家园。戈登的努力是否成功不重要,关键是他为灾难后的普通人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可以实施的办法。他也会成为后代人口中的先知,他的故事也会成为一则则的传奇。
后来人对他的模仿,对他理念的实践,就是《莱伯维茨的赞歌》的第一个故事。
四
故事中列举的不同的社区,一方面它们在叙事上有作用,可以与主角互动,推动情节。而在另一方面,它们对于主题也具有衬托的作用。如果希望重建家园,需要的是行动,单纯的自得其乐,是没有效果的。通过虚假的希望凝聚人群,一时可以,但是持续不了。俄亥俄大学的人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也就是从他们这个社群内部出现了分裂,而其他所有”正面“的社区,都没有出现这个状况。无政府主义者的小国寡民似的想法,同样难以成为主流的意见。仅仅以为自己社区的存活就是最终的目的,这种单纯的想法是难以面对外来的冲击的。故事最后的高潮,也正是霍恩主义者对卡玛斯山谷的武装袭击。
至于建立起一种依托于剥削制度的帝国,那更是万万不正确的方法。在《美铁之战》里面,美铁联邦成功了,但是最终的结果,这种人为的等级制还是被瓦解。”历史的终结”在现实中没有发生,但是所有的虚构作品,都会以这种作为结点。
戈登的思想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在书中他一再引用的政治理念,就是来自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美国建国的简史。而作为一部后启示录作品,它则更像是一个政治寓言。
五
在书中第二部分,有提到了独眼巨人,实际上就是超级电脑。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因为电脑为主人公提出了非常不正确的意见,我有了一种错觉:人工智能的觉醒。联系到《终结者》系列,在那里面是先有人工智能的觉醒,试图统治人类,然后发生了审判日,人类社会瓦解;而在这个里面,如果是因为人类社会瓦解,而促使人工智能进化觉醒,试图统治人类,那就非常有意思了。而这部作品是1985年写成,正好是《终结者》之后的一年。如果有这样的设计,就太精妙了。
当然,最后的设计不是这样。对它的评价,我也就重新考虑。这部分的情节过度设计,与书中其他的部分非常不搭配,反而影响了整体性。如果平淡的处理,其实会更好。
六
总之,这部作品是后启示录作品中非常好看,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只有了解了它,才会更深刻理解《莱伯维茨的赞歌》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