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失去了以往的安宁。
上周女儿与她的同学集体抱怨某老师作业多,批评多,拖堂多。我的内心却不复她小学时代那样焦虑,而是觉得这种严厉的抓法她会慢慢适应,有一天会感谢她的老师。而在她小学时,她这样抱怨,我就会处于无望的状态。
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强烈的差异?
其实我没有见过她初中的那位老师。说不上能去判断那个老师的为人。我能有安宁的心境来自对这个新学校的某种信任。
我在选择学校时,首先了解的是这个校长人如何。我是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校长的,他给我一种实诚又聪明的感觉。在五十五岁的年龄去离开公办,总是个有点想法的人。我相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会决定一个学校的气场。
后来我又了解了学校董事长,看着这个五十多岁却打扮城二十多岁的董事长,如此特立独行,我觉得他的气场跟我与女儿是对路的。
一个实诚得主持教学,一个特立独行甚至古怪,它会让校园严谨不失轻松的氛围。
后来又接触了他们副校长,女儿见了他,语出惊人,对他的判断非常精确。他是一个能让女儿开心的人。
再后来慢慢接触到校园里的老师。都不太是这个时代推崇的情商高的老师。以前接触的那些不管多苦多累都会讨好卖乖的情商高的孩子,也推波助澜了某种风气。在我小时候,率性多少还是个可爱的词,而现在,那些太懂事的孩子当道,孩子们无法像孩子一样去表达感受。他们会讨好卖乖却背后无情得贬低老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她能多少程度做自己,她的一生会有多少危机?我听说很多抑郁症孩子是那些特别会笑特别能干的孩子。
当然我承认情商好的孩子有我们无法比拟的优点。我也敬佩他们。有些领域也是只有这样的孩子能把控领导。
但是没有必要把所有孩子都教成这样的孩子。更何况,不是每个孩子拥有准确无误揣摩他人迎合他人的能力的。
孩子们在集体生活里经历过的所有挫折,是为了明白她是谁,要到哪里去。哪个地方哪个人群哪个专业是适合她的。作为家长,是在她要成为她自己路上的坚定的支持者。
当你明白你是谁,要到哪里去,哪个地方是适合你的,你的安宁便会生长出来。
我到中年才踏上这条路,才如此辗转发侧。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可以更早的开始属于他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