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你有了一次工作机会,虽然不是太理想,你心想,先答应吧,现在工作那么难找,做着再说。
工作后,别人介绍给你一个还不错的对象,虽然不是你想象中的白马王子,但考虑到自己也不小了,就决定交往看看。很快对方就向你求婚了,家里人也开始催促,于是你就这样懵懵懂懂的步入了婚姻。
结婚后,周围人都建议你早点要孩子,虽然你隐约觉得赶了点,也没有太刻意拒绝。你很快就怀孕了,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
……
你的工作一做多年,这些年浑浑噩噩,工作之外没有任何积累,对现状不满,想辞职又不敢,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当初的理想偶尔闪光,更照得生活无限苟且,只好安慰自己说别想太多了。就这么混吃等死。
婚后老公回家越来越晚,吵过闹过冷战过,直到现在形同陌路,你也想过要离婚,从第一次产生那个念头到现在又几年过去了。你看看身边的孩子,心想,算了吧,为了孩子,就这么过吧。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还是会觉得憋屈。
孩子出生以后,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琐事袭来,并无人与你分担。你还是个孩子,却要照顾另一个孩子。心有余力不足,觉得自己很没用,充满沮丧。
……
很多事情,说“yes”很容易,说“no”太难。
接受一份工作,接受一份爱情,接受一份建议……
“接受”这个词本身看似也是一个选择,其实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你一直在接受,你就是一个被动的人,你的一生就是被动的一生。
而一个被动的人生,要有多幸运才会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如果生活偏离了你的预期,一个被动的人会有勇气改变吗?
不会的,因为他的人生脚本里根本就没有说“no”这个选择。
人活一世,如果你不为自己发声,谁又会为你发声?
而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主动选择。
主动选择,从学会说“no”开始。
我们的教育,从小教孩子要“听话”,可一个“听话”的孩子,永远成不了他自己。
从孩子学会说“no”的那一刻开始,他有了自主意识,他用这个字告诉全世界,“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想按照你的意愿来。
说“yes”的孩子未必知道自己要什么,说“no”的孩子一定知道自己要什么。
当孩子说“no”被多次否定后,他会出于讨好父母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或者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成为一个内向的孩子,长大后成为总说“无所谓”“都可以”的那类透明人。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取悦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这种人会成为自己,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吗。不会的。
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都过了半辈子了还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还好,下半辈子他们就不再为这些问题困扰了,因为他们压根不再想这些问题了。
我们定义一个人,不是看他接受了什么,而是看他拒绝了什么。
甚至整个社会的规则,都不是由喜欢说“yes”或者“沉默的大多数”定义的,而是少数坚决说“no”的人定义的。
举个例子,一大群人去餐厅点餐,服务员会先问,有忌口吗。只要有一个人不吃某样东西,整桌都不会上。
因为小部分人对花生过敏,所以飞机餐绝对没有花生。
某个大V被禁,不是大多数人不喜欢,只是少数人坚决反对。
选举中大量的工作不是争取支持者和中立者,而是谨防极个别反对者。
……
一个人的形象从来都不是“yes”塑造的,而是“no”塑造的。
我的孩子今年4岁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感到,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想活出自我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被允许说“no”的环境。
总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不听话就会学坏。跟谁学呢?我不相信以身作则的父母会培养出品行败坏的孩子。
相信孩子。不要过分担心,孩子会感受到大人的担心,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相信孩子,允许孩子说“no”,除了打破了大人的权威,没什么大不了的。
孩子会收获一个更真实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