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时间,支原体感染肆虐时,每每打开邻居群聊,就会看到家长在问去哪个医院看病好一点,排队短一点。不出意外的,看到邻居们在反馈看病的人太多了,去妇幼排队短则2小时,长则3-4小时,建议大家避开。
当时我就很好奇,为什么排队时间需要这么长,不是一般一个小时内之内就能搞定吗?
然后细聊下才发现,我经常带孩子去看的是急诊,而邻居们是去提前预约的第二天门诊的号,由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门诊量激增,导致排队的时间很长。
上次下班后,带孩子在急诊排队时,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急诊的挂号费也不算特别贵,会不会有人会把急诊当门诊来用?导致需要急救的危重症患者反而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那怎么办?资源不够,那就扩大急诊资源,这是我们遇到这类事情的常规想法。那能不能通过引入经济学的手段,通过价格机制来平衡?
图书介绍
当我读到王福重老师的《懂点儿经济学》时,竟然看到了同样的案例。
人类发明的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就是解决问题又快又省的办法。对看病而言,也就是调整价格,提高挂号费。这一方面减少了需求,只要提高到一定程度,那些非紧急需要的人就不来排队了。有人说,多少钱都去三甲医院。那是个别人,就整个群体来说,哪怕提高一块钱,也能减少需求。否则,人性就出问题了。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调动医生出诊的积极性,当然,这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但无论如何,更多有紧急需要的人会得到诊治。
边际效用
国内的三甲医院确实通过提高费用来缓解了三甲医院的看病难问题,普通医生的5元挂号费变为不低于50元医事服务费,实现了不同需求人群的分流。那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价格提高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合适?
如果无厘头的高,肯定被骂是黑心商家,而失去了提高价格的初衷。什么样的人没有紧急需求,然后对某一个价格敏感,就会因为不是紧急需求就不去三甲需求了呢?这就是一个边际价格了。
什么时候不能用价格机制?需求是固定的时候,无论如何调价格,都不会减少需求或者需求分化的场景。比如每年春运,就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需求,无论火车票如何的一票难求,都会有归家的需求。
边际效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
比如日常刷手机时,第一个小时刷的视频是很开心的;第二个小时开心就递减了,有点无聊;而熬夜不舍得刷视频时,不仅不开心,还要熬着对身体有害处,这种边际效益就成了负的了。那么当我们感觉不到开心,至少边际效应为0时,这种行为就要停止了。
在工作中,我们是拥有十年的工作经验还是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每天的时间有没有对应的产出,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当边际产出无限接近于0时,也许是换一个更挑战的环境的时候了。
职场中,我们常听到996,前4小时候的效率和后4小时的效率,我想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只是卷时间,让自己看起来很忙,为什么不在一定的边际收获时,果断停止呢?
人的行为永远是在边际上做出选择,长期有益的事情,如何持续产出效益,让自己克服边际效益递减,持续坚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