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首先需要达到"痴狂"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进。不管是人生还是经营,这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方法。——摘自《活法》
进入“写作爱好者交流群”已有两个多月,总共写了18篇文章两万多字,一周两篇的任务即使在高中时期也没有如此疯狂过。但是,两个月过去了,能编能扯的事儿也说完了一般,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坐吃山空,储备粮已吃完了。所以才有了5月想充电6月想休息的插曲,庆幸的是两次都让群主驳回了。6月还得继续奋斗。
既然已经掏空,那就没法顺畅地输出,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输入,正如南宋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所写到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要永不枯竭,唯有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而读书无疑是写作活水的源头之一。
认识大树是2012年,而关于他的事迹早在2011年刚进入海马的时候已经被某姐作为教学案例反复地讲述,通过不断地优化工作,把一月的工作量反复压缩至几天,所以大树一直神秘地储存在我的印象中,但当时并不知道他就是大树。而关于他热爱读书的习惯是通讯站前辈董姐告诉我的,说他特别喜欢读书,心想这倒是少有了。
现在读到大树的文章,总有一种突然间明白了某个道理的感觉,哦原来如此!不错是这样。时而以小见大,通过一段不经意间的对话,可以关联到背后隐藏的是与否;或者给介绍一些小工具,让工作更具条理性,提升工作效率。总之,给人感觉大树不只是大树,而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而这背后是大树根经年累月吸收养分的输出呈现。
小时候在厢房的阁楼上堆着一堆布满灰尘的各式书籍,我是一个好奇心重的人,闲了就喜欢上去翻翻,除了一些教科书外,还有些杂志,具体什么名字却也不记得了,内容大致是中篇小说之类的,有熟悉的平凡人的故事,还有似乎很遥远的大都市的故事,也有古代大侠英雄之类等等。那时候感觉读书真是一件非常享受,极其吸引的事儿。
高中时候我便尝到了阅读带给我的优势,什么阅读文言文、写作文这些都是我的强项,经常受到语文老师的表扬,高考语文成绩也是个人所有科目中分数最高的,同时语文成绩单科全校第二,作为一个理科生是有点偏科啊!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各式各样的知识、信息不断涌入我们的视野,我仿佛置身庞大的知识海洋,“畅游”其间,疯狂吸收,无所鉴别。我的视线不再是由我自己控制,而是被动牵引着。看似涉猎广泛,却又无所精深!
再联系到最近接触到的三个关键词“聚焦”、“定位”、“自律”,正如所有零星的点之间都彼此有了呼应、有了关联一般,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在揭示着人生的奥秘,而这正是我现阶段最最迫切的愿望。回到文初,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我需要达到"痴狂"的程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