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之风/董树芳
一位妈妈很委屈地说:“老师,为了儿子,我学习了十年,改变了十年,可是孩子不但没有进步,现在更是说轻了不听,说重了就说‘我把命还给你,你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不活了’。我真的是精疲力尽,死的心都有了。”
我问她“这十年,你通过学习,有了哪些改变?”她说:“很多课程告诉我,夫妻关系好了,孩子的学习才会好。我就告诉老公,他要多带孩子,和我一起改变,孩子的未来才会好,可我的好学换来的是讽刺谩骂,我的忍气吞声得到的依然是不被尊重,我实在是失去了改变的战斗力了”。
听了她的话,我笑了,我告诉她:“你所谓的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折腾而已。你想想当初学习的初心是什么?”
琢磨了一会儿,她回答道:“我学习的初心和愿望是啥?就是希望夫妻和谐,儿子学习好啊,可走了这么多年,啥也没做到。”
“为什么没做到?因为你的初心就错了。所有的改变都要是为了让自己活得精彩,而不是为了去改变儿子或者伴侣。因为儿子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其实也都是为了让你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但你却像个索取无度的孩子期待老公无条件地爱你,尊重你。要求儿子必须按你的要求好好学习,以缓解你内心对他未来的焦虑和担心,儿子快被你逼疯了,老公快被你逼走了,你的所谓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折腾而已。”
停了一会儿,我对她说:“学习,修行,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伴侣关系好了,孩子爱学习了是你改变的结果,而不应该成为你改变的目的。学习是让自己学会做老板,而不是做一个好的打工者。”
她若有所思地问:“那我该怎么做?”
我告诉她:“第一步先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解,而不是拼命地对抗。你的焦虑与别人无关,任何人都没有为你的焦虑买单的义务。当你看到孩子不学习,内心很焦虑的时候,就对自己说:看到他那个样子我很焦虑,但这个焦虑是我的,与孩子无关,我允许我自己焦虑。”
很多父母不明白,其实,不是孩子不学习让你焦虑,而是孩子的行为触发了你内心的焦虑。
当家长能从认知上觉察到那个焦虑与孩子无关的时候,孩子的心就会放松下来。然后要做的就是用心去觉察自己的焦虑来自哪里。
我问她“儿子不好好学习,你在担心什么?”“担心他考不上大学,担心他未来没有好工作,很劳累,很辛苦。”哎!这就是一颗母亲的心呐。
我问她:“考不上大学,他的未来就没有好工作,就会很劳累很辛苦,这是事实,还是一种可能?”
她立马回答:“概率有百分之八十”。语气很肯定,我被她逗笑了,问她:“这是你猜的吧?”她半天没有回答。
我接着问:“你认为的好工作是什么?”她不吱声,我又问:“你认为的好工作是你喜欢的,还是你儿子喜欢的?”
她没有回答,我接着说:“你想过没有,如果是他自己喜欢的,即使你认为劳累辛苦他也会开心地去做,你以为马云一开始就是亿万富翁?如果是你喜欢的,你就是让他天天只坐在那里数钱,他也可能抱怨累得手腕疼,到时候你替他去数?”
我不知道她是在反思,还是在想她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前了解一点儿她的儿子,喜欢音乐,将来想当军人,喜欢政治,应该是一个很阳光很有主见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限制性思维去替孩子规划未来,却没有一点儿耐心去听听孩子未来真正想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 她说:“孩子现在对未来很迷茫。”
我对她说:“ 是的,因为你不允许他做自己。父母太多的干预,会让孩子没了自己的方向,因为坚持做自己,就要承受背叛父母的那份儿愧疚,那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没有几个孩子能做到。按照父母的期待,满足了归属于父母的情感需求,但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做起来又很累,很委屈,因为那不是他喜欢的。”
聊到这里,她自己可能隐约也能感觉到,其实,孩子并没有她担心的那么不堪,是自己的焦虑把很多事件无限放大了。
我给她的建议是让她告诉儿子:“你可以喜欢音乐,想当兵也不错,喜欢政治更说明你是个有抱负的孩子,朝着自己的目标去走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妈妈做什么,妈妈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你的未来你自己说了算。”
最后,我又强调“你作为妈妈的任务是他需要的时候,做你力所能及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对方需要,你力所能及。”
虽然不知道她的内心是否能够有所触动,但我能做的也仅此而已,因为,外在的只是一种助缘,神,在你里面。除了祝福,我也只做我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