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座城市是为一个人,去一个地方也是为了一个人。每年去一家拜年也是为了一个人。这个人不再了就不再去了。
以前每年过都要去大伯家和姑姑家。去年大伯去世了就不再去了,那个慈祥的笑容不在,不再会有人我每次一回家就急忙赶到和孩子玩,问什么时候回来的,拿好吃的给孩子吃,然后幸福的笑。这就是我朴实如黄士般的父辈。
大伯去世了,堂弟搬到城里了只剩下一处没人住的院子在等着主人回家。爷爷先去世十几年后,大伯去了。老村庄一天天変得萧条,姑姑不再聚到一天热闹的来拜年,我们去给她们拜年了。四个姑姑两个村庄,以前不觉得拜年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了岁月的无情,懂得了人情冷暖,懂得了亲情的可贵。有些东西不珍惜就找不到了。
孝敬长辈是传统美德,珍惜亲情,大爱人间,每次吃着三姑做的鱼菜觉得很幸福。小时侯拜年是大家向往的事,那时候小孩子初二一大早穿好新衣服等着大人一起去给长辈拜年,领压岁钱。欢喜的又蹦又跳,这是最幸福的时刻,有糖新衣服压岁钱,小小的心中是快乐的火苗像是美丽的梦幻,哪个时候没有太多的物质,小小的愿望很容易满足,欢快的笑声与鞭炮声响彻整个春天。
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小孩子已经不再看中哪吃的喝的只是想快乐的和亲戚家的小朋友欢聚一堂,一个孩子没有伙伴太孤单了,童年是热闹的地方于是向往的拜年是对团体亲情的渴盼,一大早领着妹妹家的孩子去三姑家和表弟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大人们在一起拉拉家常说说话。古老的春节始终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年味越来越淡,但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盼却永在传承,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从孩提时代对过年的憧憬期盼,从守岁过年一声鞭炮响起到淡然清净不去想会是年关,到为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去过年。从不操心只是回家享用父母的春节美味到操心办年货为大人小孩发压岁钱,过年走亲戚给老人拜年。期间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过一个年年龄增加一岁,对生活的理解更深一步。
那些年一个人走四方,父母年轻不用操心,没有成家去处便是家。看风景走世界是自己的场景。现在有了孩子有了家年关有了很多事情要做,总有忙不完的事与操不完的心。
家让一个人长大,学会担当,学会心里有别人。孩子让你能体会到父母养你的艰辛,于是人会慢慢转变。变得越来越好。
感谢年轮,感谢过年让我们总结一年的过往,思考一年的生活。与亲人相聚,感受挚爱亲情在繁忙的工作中回归生活摆脱江湖的纷争,过年只为亲情只为真,她在提醒为名利奔波的人们除了名利生活中更多的是快乐是健康是平凡真实的生活。
古人是很会生活的,懂得工作的。每年冬天过去春天即来,在春来的日子好好休息一个人想想过去,计划未来,与至亲的人享受创造的劳动成果,相聚相依,那些美好的瞬间见证人生的美好。激发更多的改变世界的热情。这就是年的最大含义:人生的一站又一站的驿站,构成我们平淡但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