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去拜年

神龛上的蜡烛越多,表示来拜年的人也越多

在1998年的春节之前,我真不知道,有件事叫做“拜年”。因为我们那里没有这样的习惯,更没有女儿回娘家烧香这么一回事。

那是我第一次来这里过年。

初二,老公(当时还是男友)就问我:“等下,我们要去四堡拜年了,你去吗?”

“拜年?什么叫拜年?真的要跪拜吗?”

“不是啦,拜年就是去舅舅,舅公他们家烧香,放鞭炮。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你第一次去拜年,还有很多红包领。"

一听说有好吃的,还有红包领,我的双眼都发亮了:“我去拜年,我去拜年!”

于是,我们就带着还小的一个堂弟翻山越岭去拜年了。

那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如果不是翻山越岭走路去,我们只能骑自行车,近20公里的路程,估计等我们到了,人家午饭也快吃完了。

相反,步行也差不多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我们可以在山上玩,多好呀。

因为我们走得慢,到舅公他们家都很迟了,也不记得是几点了,反正人一到,他们就招呼我们吃饭了。

他们安排我们在公用的客厅里面吃饭,摆的长条形的桌凳,一眼都望不到头,上面摆满了各种菜。

菜是一大房人各家各户做好,抬来一起吃的,因为事先没有讲好,再加上当时的确还比较穷,所以菜几乎是一样的。

当然,那些菜,我都不爱吃,那时候的菜远不如现在丰盛,桌上几乎都是年糕,花生米,炒粉干和花菜炒猪肉的,汤什么的也少见。

还有 55%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1.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