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说说而已”这个系列,因家长的说说而起,所以今天受赵老师的邀约,开这个家长会,正好过过瘾。
图
记得期中考试时,群里老师抱怨孩子没有一点紧迫感,家长无一例外地回复:早上他走的时候,我还给他说了啊!
我承认,这些家长肯定是给孩子说了。包括在群里发某位孩子的作业没有写时,家长也会一脸无助——我问他,他说写起了啊!
对于你的“问”,我深信不疑。可教育,本就不是“说说而已”的事儿。
“说说而已”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说说而已,就是随口一说,哪说哪撂,没有要动起来的想法,就更别说付诸于行动了。这样的话,我相信你确实说了,但也仅仅是“说说而已”。
要论说教之“说”的功夫,相信你们说不过孔子,论不过孔明;就连我这个语文老师也未必能说服。可家长们还是乐此不疲,说个不停,说到儿子女儿嫌烦,说到自己一肚子闷气——我说他咋就不听!
不让他玩手机他偏要玩,不听!不让他和其他娃出去鬼混,他偏要去,还是不听!不让他干啥,说他他不光不听,还顶嘴。别怪孩子,因为你正在给他示范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说说而已。
你问:作业写起了没有?
孩子答:写起啦!
三个字,秒秒钟的事儿,不用思考,连上下嘴唇都不用碰。
——你用说来解决的事,孩子一定不会动手。
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和孩子一起写作的理由。我明白,身教重于言传。一个不提笔写作的老师,怎么去要求孩子写好作文;一个放不下手机的家长,怎么要求孩子不玩手机;一个连孩子作业翻都不翻,看都不看的家长也活该被孩子糊弄……
今天我看了孩子们写的作文,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他们写:
文一
文二
看来,我的身教不仅让孩子自己学会了写,还给孩子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
当然,身教固然重要,也不是对言传的全盘否定。至于如何让“说说”不止“而已”,那就是说话的艺术与时机问题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