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民普遍都认为文言文会很难?文言文难吗?我常常问一群听众:“文言文难吗?”大家都说难。我再问:“哪一本书最难?”大家七嘴八舌,最后一致的共识:“易经最难!”我就问:“说易经难的人请举手!”全体举手。我再问:“读经过易经的人举手!”没有人举手。(笑)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易经难?”大家儍眼了。如果找一个人来追问:既然没有读过,为什么说难?他会说:“听别人说的。”我问他读过几年书?他说是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的做人水平是这样子吗?这样容易地人云亦云吗?”这叫自欺欺人!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五四以来的中国人的特质──盲从!自已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如果有人敢说:“我亲自读过,真的很难。”那我就再问:“老兄,请问你读过几页?”他会说“我读了两页,没有一句懂的,可见很难。”我说:“你懂得的在第三页,你为什么不读下去呢?”(笑,众笑)所以如果我现在问大家:“易经难吗?”你千万不要随便回答。你应该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连读都没有读过。我很惭愧,我不知道。”你该这样讲话啊。其实,易经难不难,是个比较的问题。易经的程度这么高(用左手比个相当于鼻子的高度),而一般人的程度这么低,(右手比个相当于胸前的高度)所以对这个人来说,是很难。假如有一个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也上升到下巴)易经就不很难。有的人程度这么高,(右手上升到头顶以上)那易经简直太容易了。你为什么不让你孩子的程度这么高,(右手比在头顶)为什么让你的孩子程度永远这么低?(右手下降到胸前)他到了二三十岁,还跟你一样。如果中国人一代传一代,都认为易经很难,中国还有前途吗?(鼓掌)
要让你的孩子,语文程度高,怎么办?只要在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用高度的语文教他,他将来就有高度的能力。那些是高度的语文?经典就是最高度的语文,但经典中还有经典,我把中国的经典分成四个层次:从最高度讲起,第一个层次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国人不管是几岁,要读书,就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起,没有例外。我常去学校推广读经,有些校长非常感动,过了几个月我再去看,校长说:我们全校已经开始读经了。我问:你们读什么?校长说:一二年级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读弟子规,五六年读唐诗,问他为什么这样安排?他说:“因为教育必须循序渐进。”(笑,众笑)我也循序渐近啊,但我的循序渐进不一样,我的循序渐进是:第一步,不论胎儿、婴儿、幼儿,乃至于八十岁的老人,中国人开始读书,第一本书叫做论语。(鼓掌)一步到位,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熟了,中国五千年再没有你不能读的书,这是最有智慧的读书法。从低度的书读起,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假如还有时间,想要再读,可以读第二层次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假如还有精力,再进到第三步:古文,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类的经典。其间行有余力,在读经的空档,当然可以随便读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这些所谓童蒙书,这些童蒙书读读也可以,不读也罢。那些书营养太少,不要当真,因为它里面没有“真”。不过它总是比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的营养还多一点。(鼓掌)近百年来的小学语文课本,是天下间营养成份最少的书了,虽然不是一无用处,但,既然营养这么少,我们相对的,老师不必花那么多精神来教,学生不必花那么多时间来学,那些书,让孩子随便看一两遍就可以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