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完了艾诚老师在千聊开播的《14堂才智人生经营课》,受益匪浅。里面有谈到了在作出选择前,请问下自己:
1.你想做什么?
我想做什么?我已经太久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了,以致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出现了片刻地沉默。
生而为人,我们在小时候是多么的无忧无虑,一个很突然的想法就可以让我们决定要做什么?很多无厘头的梦想更是让现在的我捧腹大笑,成为科学家是我小时候的一篇作文中的梦想,一个很直白的原因是因为我想成为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只是想发明各种好玩的东西。因为很多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玩具,而我不曾拥有过,都是在自己稍大点年纪时才去拥抱之前的错失。
读高中的时候,对自己的喜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也未曾问过自己想做什么?喜欢地理,热爱文学的我因为熟悉的小伙伴都选了理科而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理科。两年之后当面临填报大学志愿时,竟然一无所知的按报考书上的顺序填了下去(读大学时才知道更喜欢的排在前面,汗~)。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报考警官学校,自己被调配到了机械专业。
大学毕业后,再一次没有听从父亲考公务员的建议。在顺德实习了半年后,义无反顾的奔向了深圳,并在深圳做了近两年的模具。2015年产业升级,我离开了岗位并做了人生第一个比较重大的选择“学IT”,并在之后一直从事互联网工作至今。
二十七年来,我竟然未曾真正的问过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说现在的我想的早已不是我想要做什么?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活的更好,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2.你能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自从转行成为了一名IT人员之后,我一直从事着码农的搬砖工作。细思极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做的工作或者说比较擅长的工作已经变成了当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leader,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仿佛走进了一个深深的胡同而且只能一直往前走,越走越窄。
突然感觉自己之前考虑的第二、第三职业已经迫在眉睫,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跨行消灭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正如三体中所描述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说的多么的傲慢却又如此的现实。
当我们身上开始肩负家庭的重担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我行我素的权利。我能做的,就是立足工作,发挥余热。在工作上,不断精进,让自己成为那个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人。学习理财,不断积累个人的财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3.你最被需要做什么?
我最被需要做什么?当一个个既定的目标摆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发现离职已经不是首要问题了。问题已经变成了,"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让自己成长?",答案是稳定的经济来源。
我想离职的原因很大概率是因为加薪难,但却未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制定一份行业薪资与能力要求评估表将是我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在自己的能力未达到自己跳槽后的理想薪资前,不再考虑跳槽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