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7.
NO. 1
作者简介:樊登,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出版著作《可复制的领导力》《还烦恼吗》《樊登讲论语》《读懂孩子的心》《陪孩子终身成长》《低风险创业》等。
陪伴孩子终身成长的宝贵一课
一、成长的幂次法则
(一)幂次法则
孩子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符合生物的自我引用法则。自我引用,即你今天的表现取决于昨天的结果,而你明天的表现取决于今天的结果。凡是符合自我引用的体系,一定会有幂次法则在里面起作用。
随着时间的积累,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教育一旦突破阔值,孩子的成长也会迎来“拐点”。
提醒:在孩子的头脑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对孩子吼叫打骂、给孩子布置特别多作业的行为是正确的。
金属材料和热处理专业名词“疲劳断裂”,你拿一根铁条这样掰,那样掰,上下掰,好像它总能恢复原状,每次掰都能恢复原状,怎么掰都没事。表面看起来它总能被掰直,总能恢复原状,但是实际上掰着掰着就断了,这就叫作疲劳断裂,因为它的裂缝已经突破了阈值。
统计学常识解释:家长为什么表扬孩子呢?之所以表扬孩子,就是因为这次成绩比均值高,你表扬他以后,下次考试成绩回归均值,你又说他翘尾巴了,“一表扬你就翘尾巴,禁不起表扬”,觉得是孩子禁不起表扬,所以成绩又下降了,但实际上只是因为成绩回归均值了。当他的成绩低于均值时,父母就会生气,骂他、盯着他甚至揍他,然后成绩又上升了。父母以为是揍出来的,实际上不是,只是回归均值了而已,这才是孩子成绩变动的基本原理。
(二)重新理解古训
“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些古训有道理吗?
这些古训都产生于农业时代,那时的人们普遍不需要从事脑力劳动,听老人的话就足够了。
这种教养方式如今已经不适用了,孩子被打骂后的改善只是一种假象,长期来看,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有负面影响
二、认识脑科学
(一)血清素
血清素在人的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让人更平和与理性
当孩子的血清素被大量消耗时,头脑的压力就会变大,进而影响孩子学习时的情绪和状态
(二)多巴胺
多巴胺能带来短暂愉悦,使你有更强烈的欲望去完成某件事情
愉快的学习氛围和成就感会激发孩子的多巴胺分泌,刺激孩子更热爱学习
(三)内啡肽
内啡肽也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和行动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人专注当下当内啡肽发生作用时,孩子的开心就不是来自奖励系统,而是来自享受系统,能感受到学习本身带来的快乐
(四)催产素
又称“爱的荷尔蒙”,可以抵御负面情绪,增进对他人的信任
当孩子感受到爱的时候,头脑就会分泌催产素,进而缓解焦虑与压力
(五)皮质醇
又称“压力激素”,在应付压力时,皮质醇能够提供能量
对孩子的打击、讽刺和挖苦会使其分泌更多皮质醇、进而抑制前额叶皮质发育,会人紧张、焦虑的杏仁核就会加速生长
三、养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一)情感引导
孩子情绪不佳时,家长应当试着倾听、理解和提问,在孩子做正确的事情时表扬他,而不是在他做错误的事情时批评他
(二)辅导而非告知
巧用GROW模型,帮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GROW模型
G代表制定目标,R代表描述现状,O代表寻找解决方案,W代表商讨行动计划
社会学领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作文化资本。什么是文化资本?有的人生下来就能获得文化资本,有的人却需要用一辈子慢慢获取文化资本。比如梁思成、林徽因,他们生活在书香家庭,从小耳濡目染,谈吐和思维方式从小就形成了,因为他们是带着这个文化资本长大的。而对于一个从大山考到清华大学的学生来讲,他可能就需要重新学习和模仿这一切,从谈吐、思维方式、对世界的看法开始,因为他从小没有接触到这些东西,文化资本很匮乏。
对于我们家长来讲,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竞争力、很优秀,那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为他创造一些条件,让他多看看世界,多接触接触。如果他愿意学习的话就多学一些,家里可以多买一些书,让他能够随时翻阅。这都是不怎么花钱的方法,我们家长可以做的是这样的事情,而不是给他规划一条清晰的路径。
(三)家长力所能及之事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比如拥抱孩子、对孩子说激励的话,不要威胁和恐吓孩子用尊重培养价值感,鼓励孩子多做决定,比如让孩子为家人订餐
保持终身成长的心态,甚至可以拿自己的失败开玩笑,以欢笑改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