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是在乡下读的,就是邻村,也算是个有集市的小镇,只有一条供过往车辆往来的道路,两旁都是沿街小铺,东面是菜场和一些小厂子之类的。我们的初中坐落在这个小镇的西面,我在那里读了三年。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还收到了初中寄来的一张纸片的录取通知书,那就是形式而已,基本上都会被录取,因为生源就这么多。
我的初中过得挺孤单,还是一个没有什么人缘的边缘人物,每天纠结着一点自己的小心思。我们学校并不大,初中三年,我最喜欢的是初三,那时候的我学习很不好,却过得很开心。我第一次有了男生朋友,感受到了友谊,我也改变了固有的观念。
那时候,家长不乐意孩子和成绩差的学生玩,怕被带坏,所以在我的观念里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又笨又调皮。在初三那一年,我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坏孩子里也有好孩子,他们只是成绩不好。我无意于去吐槽我的初三班主任,他的教学方式令我深恶痛绝,我刚开学时因为一点小差错,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把我分到了不被重视的差生组。我们共五组,中间两组全是好生,最好的位置都是他们的。到了差生组的我学习变差,也没有动力学习,总是有心无力。
我坐在第一组第二排的位置,和一个爱漂亮不爱学习的女生同桌,我们在小学的时候也曾是同学。在前面的一排,坐着两个男生,一个是沉默寡言的涛,一个是调皮爱玩的萧。这里我所要怀念的也是与萧的友谊,印象中他穿着紫白相间的校服,皮肤偏黑,一下课就窜出去玩了。记不得如何开始熟悉的,但肯定是他主动找我聊天的,可能借作业,或者借其他什么。那时候我还借他一块钱,还他的时候他不肯要,退了给我。后来聊天越来越多,他上课也想说话,就回头和我们聊天,被老师抓到好几次。有次我被数学老师叫去谈话了,因为无视课堂纪律。有次,他回头我不想理会,他就摇我的胳膊,结果被来探视的班主任给逮住了。那场景有几分好笑,他去办公室也是家常便饭,被训一顿认个错又嬉皮笑脸的回来了。
初中时我是超级内向的,不熟悉的人不会打招呼,初中毕业班里还有没说上话的。萧在路上碰到会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在上楼梯的时候碰到会说我走路像是地震一样。因为这些关注,我的初三虽然成绩一落千丈,到了中下游,却是我的学生时代最放纵,最开心的时光。也让我知道了,差生并不是什么都很差,尤其是当我变成差生时,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差到一无是处。
他是那种穿衣服不太讲究,经常衣冠不整,大概还是在只在乎玩的年纪。那个时候,村里的很多男孩都是如此,爬树下水、掏鸟蛋、钓龙虾、玩各种游戏,满村的跑着,到饭点就回家吃口饭。许多这样的男孩都会长的黝黑而结实,长大后变成身强体壮的男生。但有的也面黄肌瘦,因人而异。在村里,也有那些安静的男孩子,学习成绩好,家境也不错,就有点白面书生的模样,长大后许多也确实去了城市过着体面而舒适的生活,看不出在村里奔跑过的痕迹。
像萧这样的男孩也有几分聪明,就是因为没有什么好的引导,导致调皮而不顾学习。人品什么都很好,若是接触到的圈子一直也都不是混混坏人,他们都会长成好青年。萧的同桌涛,性格内向,几乎很少说话,那时候个子还没有长成。但他的历史和音乐都好,只是其他方面不好,那时候对音乐这门课也不重视。我只记得偶尔的音乐课,老师让涛起来唱歌,他嗓音很让我们意外。
初三毕业后,大家都散去了,村里的孩子家里没有电脑,网络那时候也没有,手机在初中生中不普遍。毕业了,大家也就嘻嘻哈哈的四散而去,还不太懂得何为离别,仿佛明天还会再见面。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山高水远,好像我们还会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在树荫下,在充满阳关的青葱岁月里欢喜或者忧伤。
我无从去得知萧的消息,他肯定不是那个小少年了,愿岁月给予你不灭的乐观和坚强。而涛呢,会不会在教他的孩子唱着好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