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有三大收获,
一了解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
二认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
三学会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的精神和情感的种子,他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
把正面的自我感觉建立在别人看法上,就等于是把自尊心交到他们手里任其摆布。
孩子应该拥有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
除了通过黑暗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总共有八种。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2不称职的父母
3操控型父母
4酗酒型父母
5身体虐待行父母
6言语虐待型父母
7性虐待型父母
8有毒的家庭体系
问题父母:负面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
七种典型的问题的行为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他们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认为自己永远正确,完美父母的假象,子女会认为父母虐待是理所当然,否认父母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自欺欺人的将不可接受的事合理化。
2.不称职的父母
对子女的伤害不是打骂,是疏忽,没有关爱,被剥夺了童年。
称职的父母五项基本职责: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需求,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保护孩子免受感情伤害,满足孩子对爱、关怀、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伦理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
3.操控型父母
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离不开他们。
有直接控制和巧妙控制两种。
直接控制,就是简单直接,毫无掩饰的控制,如威胁,恐吓,羞辱。
巧妙控制,是帮手型父母,安排子女的生活。
其结果会造成子女的投降或叛逆。叛逆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4.酗酒型父母
父母酗酒造成的伤害,让孩子无法信任父母,更无法对外界有信心,很难信任人。
5,身体虐待型父母
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几乎毫无意识,体罚孩子成为惯性做法,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暴力是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父母对子女的身体虐待有三类,
一是恶魔型,非常极端,生孩子就是用来虐待的。
二是没长大,不成熟,与子女较劲,用打架方式与子女斗争。
三是模式重复,将自己所受的暴力方式用来对待子女。
被虐待的子女很难重获信任感和安全感。与父母的关系是成年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给予他尊重和情感上的慰藉,长大后他也会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他,这种正面预期使人坦诚且内心柔软,但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充满焦虑,紧张和痛苦,那这些情绪将会演化为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
6.言语虐待行父母
直接公开的贬损孩子,骂孩子没用,愚蠢。
间接的羞辱攻击孩子,如取笑,挖苦孩子。
原因是争强好胜,保持自己的优越感而贬损子女。不切实际的期待子女十全十美,用激烈的言辞敦促孩子。
父母的完美,使孩子陷入了困扰:完美主义、拖延症、心理瘫痪。
开始时,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有了追求完美的意识,接着他们无法达成完美,就会形成拖延,因为拖延,手头的事情越积越多,让他们手足无措,最终一事无成,造成心理瘫痪。
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他不是读个父母发明的,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他们是逐渐累积而成的。